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黄龙庙会举行
2023年08月02日 13:1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日电   8月1日,以“藏羌回汉齐奋进文旅相融唱盛世”为主题的2023年黄龙庙会活动在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龙后寺广场隆重举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龙庙会。(活动主办方供图)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龙庙会。(活动主办方供图)

  敏捷矫健的舞龙队员们高举龙身,伴随着穿、腾、跃等动作,跟随音乐的步伐带领游客来到黄龙后寺广场,庄重的撞钟、祈福仪式拉开活动的序幕,柔美灵动的古筝弹奏,悠扬婉转的箫声,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庙会活动,进一步挖掘黄龙特色民俗文化内涵,推动黄龙各民族文化在传承融合中枝繁叶茂,助推黄龙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黄龙庙会活动的举办是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央提出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的号召。

  黄龙寺建于明朝,又名雪山寺、白鹿寺、藏龙寺,分前寺、中寺和后寺,相传为黄龙真人修道成仙之地。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定位黄龙真人得道飞仙的日子,经过多年发展演变为黄龙庙会。

  黄龙庙会是松潘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大荟萃,它集合着流行于松潘民间的各种民间风俗,是民众自发的多元性文化融合。庙会期间,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群众盛装前往黄龙寺祈福还愿,跳锅庄、唱山歌、琵琶弹唱、吹羌笛等众多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活动齐齐上阵,形成盛大的民族大团结交流会,展现了黄龙地区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年4月,黄龙庙会成功申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龙庙会。(活动主办方供图)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龙庙会。(活动主办方供图)

  黄龙景区民间有两个称呼,汉族称为“黄龙沟”,藏语则称为“瑟尔嵯”(意为金色的海子),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5A级景区,以彩池、滩流、峡谷、森林、雪山、古寺、民俗七绝著称于世。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区,其大型露天岩溶钙华景观具有很高的美学、生态、科研价值,享有“人间瑶池·圣地黄龙”之美誉。(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