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3日电 (谢世全 谢川霞)乡村要振兴,文化要先行。为颂扬古蜀王蚕丛伟大功绩,弘扬蚕丛创新精神,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以“颂扬与传承”为主题的蚕丛纪念系列活动23日在成都双流区黄水镇白塔社区举行。
蚕丛纪念活动是一项传统活动。据双流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每年春秋两季,时任县令汪士侃均会率众前往蚕丛祠祭拜蚕丛。在当天的纪念活动中,3名身着洁白连衣裙的圣女在蚕丛祠旧址前采集圣火,并将火种带至典礼现场。随后,在击鼓13下、鸣钟9下后,举行了向蚕丛像敬献花篮、诵读颂文、歌舞颂扬等活动仪式,以此表达对首代蜀王的景仰之情,发出标记双流地域文化的诤诤誓言。

早在2009年7月,其时的双流县委、县政府与四川省社科院联合主办“农耕文化的起源与演进:蚕丛与瞿上文化学术论坛”,最终出具了结论性报告,认为双流瞿上城是古蜀农耕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
据双流区档案局原副局长、知名文史专家熊德成介绍,相传古蜀国首位国王蚕丛最早居住在岷山石室中,后来率领部族从岷山迁至成都平原,并在瞿上称王建国后,大力发展生产,他衣青衣,劝农桑,创石棺,开启了灿烂的古蜀农耕文明。
近年来,作为蚕丛故里主承载的黄水镇白塔社区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东风,坚定实施“一核五化”整村运营思路,牢牢把握生态本底、文化积淀两大资源禀赋,突出“山”“水”“人文”品牌优势,紧抓空港花田等重大项目落户的契机,联动推进村庄发展、产业升级、文旅发展。目前,一批“强目的地性”文旅商业项目入驻白塔,“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集体建设用地变产业基地”正在变成现实。

蚕丛是由游牧民族转化成农耕民族的伟大先贤,更是中华第一个把山上野蚕改良变为家蚕的人。活动现场,围绕蚕丛创新精神内涵挖掘、用数字科技与研学旅游相结合打造成都创新之城溯源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课题,四川省羌学会副会长周兴琦,路客派(成都)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音乐制作人蒋伟等作了主旨发言。

活动当天,双流区瞿上文化研究会与四川远海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拟开发营盘山—九倒拐—止戈镇古蜀王蚕丛研学旅游线路;程祥音乐文化公司与双流区黄水镇白塔社区签订协议,同时在黄水镇白塔社区九倒拐设立创作基地,通过原创音乐作品赋能白塔社区乡村振兴,并赠送由领衔音乐人蒋伟作词作曲的原创音乐作品《走进蚕丛》。
双流区瞿上文化研究会会长邓华瀛说,“一座城留下一个魂”,古蜀蚕丛精神不止于遥远的记忆,更要拥有生机勃勃的未来,要在四川传统文化中挖掘优质元素,形成唯一呈现符号语言,创新表达记忆、展现未来期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