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守正创新记录新时代 《四川年鉴(2023)》出版发行
2023年12月27日 15:1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7日电(王爵)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管、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办、四川年鉴社编纂的《四川年鉴(2023)》出版发行。《四川年鉴》自1986年创刊以来,已连续出版37卷。

《四川年鉴(2023)》出版发行。四川省方志办供图
《四川年鉴(2023)》出版发行。四川省方志办供图

  根据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省地方志办《关于实施地方志工作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关于提升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意见》要求,《四川年鉴(2023)》秉承“编鉴堪用服务大局”的思路,成书设31个类目,150万字左右,图照231幅,表格61张,在保持原有内容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守正创新,科学求变,以图、文、表、记、录等多种形式记载2022年度四川省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重要成就,突出时代特征、年度特点、四川特色。

  优化谋篇布局,完善架构体系

  一是重视顶层设计。四川省地方志办始终高度重视《四川年鉴》编纂工作,提出质量第一、超前谋划、开门编鉴等要求,组织《四川年鉴》编委会召开《四川年鉴(2023)》篇目讨论会,讨论大纲框架、层级优化、内容归属方案等,全程指导《四川年鉴(2023)》大纲拟定、稿件征集、三审三校、封面彩页设计、付印出版整个流程,为《四川年鉴(2023)》顺利出版打下坚实基础。四川年鉴社2月初即向省直部门(单位)发出征求意见函,收集各领域各行业和各主要供稿单位对篇目设置的意见;2月底,综合各供稿单位、《四川年鉴》编委会意见,学习借鉴全国优秀年鉴经验,在保持传统框架相对稳定和既有优势基础上,确定全新的编纂大纲。编纂过程中创新采用稿件情况汇总表细化工作流程,4月中旬基本完成初稿征集,8月底完成三审,12月成书,且成书体量从200万字精简到150万字左右。

  二是优化大纲类目。将原有21个类目调整为31个类目,做到大纲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有机融合。

  三是层级相对固定。除个别栏目外,全书基本统一为类目、分目、条目三级结构,层次清晰地记录四川全省各层面的年度发展成果。

  明确省级站位,提升年鉴质量

  一是类目设置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记载2022年度四川的大事要闻,突出反映各地各部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举措、新进展,突出省级定位。

  二是去粗取精,强化省级层面数据。策划“数字四川2022”“2022年度‘四川之最’”,直观展现四川省级层面年度发展成就;特载刊载《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等重要文章,附录收录《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四川省统计资料》等数据资料,集中展现四川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发展新篇章的四川实践;三是对标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精品年鉴相关要求,压缩市(州)概况县区级内容篇幅,以市(州)一级宏观数据为主,勾勒四川“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新风貌。

  突出地域特色,展示时代风采

  2022年是极为重要也极不平凡的一年,《四川年鉴(2023)》封面、封底分别选用剑门雄关和剑门群峰图片与卷首等内容相呼应。在突出年度性基础上,展现四川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彩页另设2022年度“四川之最”;扎实推进“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奋力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力应对高温极端天气;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建设4个专版,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四川年度发展成就、天府儿女踔厉奋进的精神面貌和大美四川的风情风貌。新设“水利”类目,下设“综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饮水”“灌区建设”“水库除险加固”“河湖管理保护”“科技与教育”“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分目,突出四川水利大省特色。

  一年铸一“鉴”,付梓与君贺。《四川年鉴(2023)》的出版,是四川省地方志办及四川年鉴社在全面实施地方志质量提升行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交出的又一次完美答卷。四川年鉴社将继续坚持“初审即终审,质量即生命”的理念,以打造精品年鉴品牌为目标,围绕四川发展大局,突出四川地方特色,集思广益,精雕细琢出精品,不仅为后世留下可信可靠的历史资料,同时还为建设现代化四川提供“年”度“鉴”证,“编鉴为用”服务治蜀兴川新征程。(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