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1日电 (记者安源)5月11日,“了不起的阿坝非遗”——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周暨阿坝州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交流活动在成都举行。

“从东北大门,大禹故里汶川进入阿坝瓜果之乡,嗅岷江百合的芬芳,看奔腾东归的岷江大川,品一颗樱桃,跳一曲萨朗,东北门的温情引领您走进川西北高原……”开幕式上,在成都宽窄巷子,簇拥的人群跟随《大熊猫的小世界》文艺表演,走进阿坝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与绚烂文化相拥。
据介绍,本次活动为期5天,阿坝州推选100余项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音乐等阿坝非遗齐聚蓉城,全天候通过展演、推介、走秀等形式,用沉浸式的场景增强群众体验,让非遗可看、可听、可玩、可享,全方位展示了阿坝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效。
阿坝州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汇集带,也是藏羌彝文化走廊的腹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富集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样的文化生态。一直以来,阿坝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加强文化生态保护,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逐步探索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阿坝模式”,活态传承逐渐绽放出时代新韵,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焕发出“阿坝光彩”。

活动现场,来自阿坝州的非遗传承人、网络大V纷纷当起家乡推介官,以丰富新颖的形式向游人展示县域内景区、景点、非遗项目等文旅资源和旅游线路产品等,树强阿坝非遗形象,展示阿坝非遗之美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全州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全州共有世界级非遗项目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0项,省级非遗项目101项,州级非遗项目552项,四级非遗名录项目总数位列全省首位,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河曲马黄河草原文化、嘉绒文化、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区等相继成立,在全省率先实现四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域覆盖;建成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3个、州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4个、州级非遗传习基地42个。
文化之于阿坝,既是宝贵的财富,更是强大的生产力、竞争力。下一步,阿坝州将进一步巩固非遗保护成果,不断探索传承与创新,促进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提高非遗传承实践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