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非遗扎堆“斗艺” 梓潼元宵节上演文化盛宴
2025年02月13日 14:3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3日电 (李睿 林忠伟)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梓潼县崇文广场人潮涌动、锣鼓喧天,以“瑞蛇迎新春·潼城赏民俗”为主题的2025年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梓潼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梓潼县委宣传部、梓潼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联合主办,梓潼县文化馆承办。活动通过非遗集市游园、民俗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 林忠伟 摄

  上午9时,崇文广场非遗集市热闹开市。舞台两侧分设非遗展览区与体验区,梓潼各大非遗集中亮相:马鸣阳戏古朴悠扬,洞经古乐余音绕梁,木雕技艺精妙绝伦,黎雅竹编巧夺天工,大新花灯流光溢彩,石牛火龙气势磅礴。市民手持“非遗集章卡”,在展区间穿梭打卡,集满六枚印章即可兑换文旅景区门票。

  体验区内,黎雅盐包蛋、梓潼酥饼、片粉等非遗美食香气四溢,木刻年画、糖画、面塑等手工艺摊位前围满体验者。省级非遗“梓潼木刻·年画”展台前的人气尤为火爆,市民在代表性传承人罗智婉指导下提笔勾画,感受千年技艺的魅力。“木刻年画线条古朴,承载着梓潼的历史文脉,我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罗智婉介绍,她已通过校园授课培养1500余名学生,让非遗扎根年轻一代。

“梓潼木刻·年画”展示区。 李睿 摄

  舞台上的综艺节目同样精彩纷呈。开场舞《盛世华章》点燃节日氛围,川剧变脸引得观众连连喝彩,茶艺表演尽显东方美学,终场歌舞《奔向未来》将气氛推向高潮。穿插其间的有奖问答环节,共发放900张文旅消费券,市民凭券可抵扣非遗产品消费,进一步拉近大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当天下午,非遗民俗展演火热登场。威风锣鼓擂响春雷,《石牛火龙》舞动吉祥,《大新花灯》光影流转,莲宵表演轻盈欢快,川北灯戏《挑女婿》诙谐逗趣....。.十余个节目轮番上演,既有非遗技艺的震撼演绎,也有贴近生活的艺术表达。市民李靖宇感慨:“这些节目让我感受到梓潼文化的厚重,非遗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应该代代守护。”

活动现场。 林忠伟  摄

  “除了大型节庆的民俗展演,我们还通过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活动实现常态化传承。让人欣喜的是,从目前非遗的申报情况来看,已经逐渐趋向年轻化,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主动拥抱传统文化。”梓潼县文化馆非遗办工作人员潘莉说。

  据介绍,梓潼自秦代置县,素有“古蜀道明珠”之称。近年来,当地通过创新传承形式、拓展校园阵地、强化政策保障,系统性推进非遗保护。“目前,梓潼县已挖掘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0个。我们将继续挖掘非遗潜力,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为百姓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梓潼县文化馆馆长吴国胜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