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yahr > 北纬网

患脑肿瘤仍坚守岗位 用平凡人生书写闪耀青春
2022年11月15日 14:45 来源:北纬网 编辑:

  余雅西,男,汉族,36岁,雅安市名山区车岭镇人,现为汉源县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局书记员。

  2010年9月,余雅西通过公招考试进入汉源县人民检察院,至今已9年有余。2012年,余雅西患上脑肿瘤,并于2013年和2016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开颅手术,手术造成的并发症,让他至今左手左脚仍存在严重的运动障碍,并时常伴有癫痫。带病的他身体稍有恢复,就马上回到岗位上,默默奉献。他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和睦友邻的品质也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2018年8月,余雅西一家获得雅安市“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余雅西巡查监室
余雅西巡查监室

  “我不是法律专业,在这一岗位上就更要多看、多学、多做。”2010年9月,余雅西通过公招考试进入汉源县人民检察院,虽然在后勤部门,但他也深深意识到在检察院工作就要以法律知识为主,他暗自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自身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

  刚到汉源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时,余雅西就怀着对检察工作的热爱,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单位机房和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引进了网上办公系统,在全市率先实行了无纸化办公,使单位办公环境实现了大幅度的飞越,为今后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由于工作成绩显著,他多次受到单位和上级部门的表扬,成为单位领导和同事们口中的“好同志”,单位领导也将他安排在业务部门锻炼。

  “没有拼搏的人生是不完美的。”这是余雅西的座右铭。在单位工作期间,余雅西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曾代表单位荣获了全市检察机关篮球比赛第二名、全市检察机关舞蹈比赛第二名。

  余雅西是雅安市名山区车岭镇人,工作9年来,他和家人总是聚少离多,每到周末他都要往返于名山区和汉源县之间,其中艰辛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可种种困难依然未曾磨灭他的工作热情和对检察工作的热爱。

  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余雅西在前往汉源途中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检查,最终确诊患上了脑肿瘤,并于2013年进行了开颅手术,术后经过短时间恢复,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用在余雅西身上再适合不过了。2015年底,余雅西的肿瘤再次复发,这次的严重性让人不敢想象。他于2016年再次进行了开颅手术,两次手术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左手左脚仍存在严重的运动障碍,并且时常伴有癫痫的发作。对此,他时常乐观地说:“我宁愿做一个身残志坚的人,也不愿做一个身坚志残的人。”面对这样的困难,余雅西仍然不向病魔屈服,继续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两次手术后,单位领导劝余雅西在家休养,他却谢绝了领导的好意,坚持回到他热爱的检察事业上来。由于病情的需要,余雅西需长期吃药和复查,对于一个入职不久的人来说开支是巨大的,每个月的术后治疗费用造成了很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基本上每个月都是入不敷出,而这丝毫没有动摇余雅西工作的积极性,他从未主动向领导抱怨过,也从未向单位索取援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余雅西和科室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他所在科室的年终考评都获得了全市一等奖,给单位带来了荣誉。

  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时代,功利主义日趋盛行,余雅西爱岗敬业的行为更加显的熠熠生辉。在严重的病痛中,在左手、左脚的严重障碍下,对检察事业深深的热爱,对公平正义的孜孜追求给予了余雅西强大的力量,“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而他也正以忠诚、担当、信仰为马,不辜负韶华青春!

  好人寄语:我热爱检察事业,它给我带来了很强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开拓了我的眼界。检查工作,让我工作起来很有劲,很快乐!

  道德点评:雷锋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而这段话体现在了余雅西的身上,他热爱自己的职业,即使身患疾病,依然坚守岗位,依然满怀激情和希望。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李桃月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