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ylss > 中新网四川

广元市第四届运动会22日开幕 所有赛事免费开放
2025年05月15日 19: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5日电 (苗志勇)15日上午,广元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广元市第四届运动会新闻发布会”。广元市第四届运动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素英向媒体介绍了本届运动会相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共广元市委宣传部 供图

  “市运会是全市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是展示广元人民良好精神风貌、推进体育事业发展、检阅全民健身成果的重要平台。”刘素英介绍,广元市运动会每四年一届。本届运动会由广元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元市体育局和各县区人民政府承办,将于2024年5月22日晚在广元澳源体育中心体育馆开幕,历经三个月将于7月底闭幕。“主要考虑到5月份气候宜人,老年组和成人组项目开赛,有利于运动员发挥出最好的成绩和水平。而青少年组别比赛集中在7月,孩子们放暑假了,可以做到学习、比赛‘两不误’。”

广元市第四届运动会会徽。中共广元市委宣传部 供图

  据介绍,广元市将坚持“安全、节俭、精彩”的办赛原则来举办好这届运动会。与往届相比,本届运动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突出全民参与,赛事项目更加多样。本届运动会采用“三会合一”模式,将第四届老年人运动会、第二届智力运动会与广元市第四届运动会整合举办,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又便于动员更多人参与。运动会共设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3个组别,赛事涵盖篮球、田径、门球、象棋等28个大项324个小项,是赛事项目设置最多的一届,预计参赛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总规模将突破万人。所有赛事活动都将免费对外开放,组委会也将通过媒体等平台不间断发布比赛信息。同时,还将举办两项配套活动:5月15-16日,在利州广场举办体育嘉年华活动,近距离观看体育舞蹈、健美操、跆拳道等全民健身项目展演,与运动达人互动共答科学健身知识,感受趣味体育的魅力;5月22日,还将在广元澳体中心广场举办体育装备展,为体育爱好者提供多元服务。

  创新办赛模式,市县联动更加出圈。本届运动会,首次推行“市上统筹+县区承办”的联合办赛模式,28个项目分别由市本级与7个县(区)共同承办。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市级统筹让赛事资源最大限度整合,让全市的体育器材、场地、人员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发挥各县区独特优势,精准承办竞赛项目,提升办赛能力和水平,推动优势项目蓬勃发展。如,旺苍承办足球赛事,因为该县曾连续两年作为全市唯一入选球队参加贵州村超美食邀请赛;青川承办篮球赛事,大家知道青川县三人制“坝坝篮球赛”享誉四方,有着良好的办赛环境和基础。通过县区承办赛事,让广大游客跟随赛事热潮走进县区的同时,还可以邀约三五好友漫步千年驿道翠云廊与历史对话,带件外套去曾家避暑纳凉,乘坐橡皮艇畅游唐家河与浪花共舞……让运动激情与广元生态之美、人文之韵碰撞出独特的旅途记忆。

  精心组织筹备,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赛事筹备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主任的组委会,下设8个工作组,全面统筹协调竞赛组织、宣传推广、安全保障等工作。设施设备方面,对场地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24个赛场焕然一新、器材一应俱全。赛事组织方面,所有项目都开展了裁判员、工作人员、志愿者岗前培训,统一办赛标准,把准裁决尺度,营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服务保障方面,聚焦吃、住、行、医、康、乐等需求,扎实做好食宿、交通、医疗、通讯等一系列的保障工作,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擦亮城市文明底色,提升赛事体验,让运动员和观赛群众住得舒心、吃得放心、赛得安心、看得开心!

  尽显广元风采,整体氛围更加热烈。本届运动会开幕式文体展演很是值得期待,突出了该市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通过《多彩广元》《运动广元》《奋进广元》三个章节的文艺节目,展现广元建市40年来体育事业的发展成就、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完美呈现新广元的美好画卷。赛事期间,还将开设专题专栏,策划“我为家乡打call”短视频推广活动,欢迎大家参与其中,并用镜头记录运动会的精彩美好瞬间。

  发布会上,广元市第四届运动会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市体育局党组书记李庆华,广元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荣旭,广元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金凤先后回答了媒体记者相关提问。(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