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4日电 (汪泽民)宽敞沟村是南充蓬安县新园乡的一个小山村,受环境限制,这里的农民曾一度过着贫穷的日子。近年来,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宽敞沟村鼓足干劲、乘势而为,做好产业、生态、文化三篇文章,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冬至过后,在宽敞沟村万亩桃李产业园内,数十名村民正忙着翻耕土地,进行树盘聚土、整型修枝、树干刷白、树冠覆盖等冬管作业。“冬管可马虎不得,把产业园打理好了,来年桃树李树才能增产丰收。”这段时间,宽敞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德勇每天都会到产业园张罗冬管事宜。

“以前村民们一年到头就靠种几亩田地过日子,一年下来,每人也就两三千元收入。”张德勇回忆说,过去的宽敞沟村人,一直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
产业发展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我们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了三支队伍。”张德勇介绍,通过配强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村干部选、育、用、管机制,拓宽村干部选人用人渠道,将优秀农民工、退伍军人和生产经营能手吸收到村两委班子任职;育强党员先锋队,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工程,大力发掘“土专家”“田秀才”“新乡贤”等农村党员人才,以村为单位建立党员先锋队,点对点为群众提供服务;建强人才服务队,依托专业技术团队、农业企业,建立一支农业产业专业队伍,既为驻乡农业企业服务,又为群众发展产业服务。同时通过土地流转保基本、园区务工挣工资、资金入股分红利、返租倒包创财富等方式,实现了业主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蓬安县以宽敞沟村为核心,新建相如李、文君桃种植基地1万亩,新建桃李果品交易长廊、桃李初加工基地综合体、垂钓园、农商旅体验园等,着力打造省级现代农业星级示范园。同步实施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农旅融合等配套项目,实现了产业发展到哪里,农业设施就配套到哪里;实施“五改三建”“厕所革命”、农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生态靓丽、欣欣向荣的乡村美景吸引众多游客观光踏青。
“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这里将变成‘花果山’,桃花李花漫山遍野。夏天的时候,可品尝相如李、文君桃。”张德勇说,春夏时节,前来“赏桃花李花、品农家菜肴、游田园风光、购绿色食品”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还可以参与采摘,完成采摘后既可自食,也可以到交易长廊摆摊售卖,体验全过程的农事活动。仅观光旅游这一项,就让全村老百姓年户均增收数千元。
几个月前,村民吴三林的儿子在村里举办了婚宴。结婚当天,仅邀请了双方的亲朋好友,总共花了不到万元。“要是在以前,村里办婚宴,至少要摆几十桌,一场婚礼办下来要花数万甚至数十万元。”张德勇表示,如今,让村民轻松的不仅是婚宴,还包括结婚的整套流程,这既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也减轻了大家的负担。
这种变化要归功于宽敞沟村成立的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将全村村民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都由一名德高望重的村民或村委会成员担任组长。村民无论谁家办婚事或丧事,都要由红白理事会组长出面主持。此外,红白理事会成员负责对村民进行监督,如遇大操大办的情况要及时制止。

在张德勇看来,攀比之风是此前村民在婚事上铺张的重要原因,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的统一标准,村民减轻了负担,还不丢面子。
“我们村不仅环境变好了,举办的文化活动还丰富了我们的农闲生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尤其是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也教育孩子们要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村民吴有贵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