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152个项目齐开工总投资503亿元 助力冲刺全省经济副中心
2021年01月05日 13: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5日电 (吴平华)5日,新年伊始,宜宾市2021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三江新区举行。四川时代、三江鲲鹏、九天微星、东部产业园邻里中心等15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按下了宜宾今年如期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快进键”,也为宜宾“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宜宾市一季度集中开工的项目总投资503亿元,投资规模大,较去年同期增加158.2亿元、增幅45.9%。其中,产业发展项目62个,投资348.7亿元;基础设施项目47个,投资74亿元;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39个,投资57.7亿元;其他投资项目4个,投资22.6亿元。作为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芯”和建设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核心引擎的三江新区,在一季度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共16个,总投资278亿元,占全市总投资比重的55%。

  四川时代100亿增资扩产三江新区成投资热土 

  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三、四期)在宜宾三江新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占地约800亩,建设年产能30GWh动力电池生产线,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300亿元。

  该项目计划2022年12月竣工投产,将带动宜宾市锂电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千亿锂电,为宜宾如期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开工现场。宜宾市委宣传部 供图
开工现场。宜宾市委宣传部 供图 

  总投资5亿元的三江鲲鹏技术中心和软硬件研发生产项目,一期入驻科创中心和康佳园区,将打造集生产研发、销售、维修等于一体的软硬件产品生态产业链,有利于华为生态链与宜宾智能终端应用场景融合发展、联合推广。

  九天微星空间设备智造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将建设卫星载荷及通信终端智造工厂、卫星通信产品测试中心、商业航天大数据中心、航天培训展示中心等,致力于形成西南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

  多个重点项目密集落户四川省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已成投资热土。今年,三江新区突出“搭骨架建新城、育龙头聚产业、补短板优环境”,按照“四个一批”谋划包装一系列重大项目。记者发现,三江新区一季度集中开工的16个重大项目中,产业类项目8个,投资占全区开工项目的70%以上,随着这批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有力支撑三江新区现代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产教融合推进,助推宜宾市如期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

  投资超10亿元项目10个宜宾注入强劲动力 

  临港产业组团高铁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46亿元,占地约545亩,拟建成教育、文化体闲、商业于一体的生活圈。项目计划2023年12月竣工。 

  据悉,此次开工的项目质量非常高,其中,单个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10个,总投资331.8亿元,占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的66%,将对宜宾市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宜宾全景。宜宾市委宣传部 供图
宜宾全景。宜宾市委宣传部 供图 

  同时,产业项目占比高,产业项目62个,总投资348.7亿元,分别占本次集中开工项目总量的40.8%、69.3%,将不断巩固和提升宜宾市产业发展水平。 

  聚焦民生补短板东部产业园邻里中心开建 

  到2021年,宜宾市计划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建成经济总量占比高、综合承载能力强、创新发展动能强、区域带动作用强的全省经济副中心。 

  为实现发展目标,宜宾除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外,还大力聚焦民生补短板。其中,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39个,总投资57.7亿元,涉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将有效改善宜宾人居生活环境,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其中,三江新区将对标建设国家级新区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目标,开展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以“构建15分钟生活圈、打造高品质宜居地”为指引,开展基础教育、体育健康、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化休闲、城市公园、交通出行、城镇配套、社会治理、商贸娱乐十大板块95个项目建设,总投资164.9亿元,力争到2022年底基本补齐城镇建成区民生基础设施短板,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智轨。宜宾市委宣传部 供图
智轨。宜宾市委宣传部 供图 

  在三江新区东部新城,为促进产城互动发展,总投资8.6亿元打造东部产业园邻里中心项目。该项目占地约73亩,计划年底建成,将建设商务酒店、类住宅式公寓及开放式街区,打造整体化、规模化的新兴商圈,形成以开放式商业街区、影院、酒店、人才公寓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构成东部产业园10万现代产业人的生活中心。

  临港产业组团高铁片区公园项目将建设游步道、慢跑道、休闲设施、体育设施、游乐设施、服务中心、公厕、雕塑、小品、绿化及亮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成集休闲、体育、娱乐于一体的公园。(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