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3日电 (记者 杨勇)近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智能运检班班长扎西嘉措,带着他们班的几名青年员工踏上了一天的巡检之路。

智能运检班里有着“三系统一平台”,分别是北斗防地质灾害系统、移动作业管理系统、通道可视化系统以及无人机作业平台。
扎西嘉措等员工平时外出巡检更多的是利用无人机作业。“传统人工巡视可能需要大半天时间,利用无人机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扎西嘉措介绍,在大山中,无人机巡检可以在保障人员、线路及设备安全的同时将巡检效率提升9倍。
无人机拍好的照片放到电脑上,通过输电线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平台智能分析,自动发现隐患。“发现隐患后,我们再将问题转交给检修人员,他们就能更精确、更及时地去处理。”扎西嘉措说,这样一来,科技手段替代人工巡视,不仅能对线路设备多角度定点拍照,还能自动识别隐患,大大保障了电网稳定。
在智能运检班里,依托无人机作业平台搭载三维激光雷达系统对输电线路通道进行巡视,解决了工作效率低、人工目视不准确和地形限制等问题。通过建立空间三位实景模型,高效获取交叉跨越、树线距离等空间距离信息,测距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通过三维模型图,可以快速排查树线距离不满足规程要求的区域,帮助运维人员精准高效地对通道进行清理,有效提升输电线路运维质效。”扎西嘉措介绍,这套系统也可以对重点大档距区域开展排查,扫除人工排查的盲区和死角,再运用激光除异物设备,确保在安全高效、不停电的前提下,对缺陷隐患进行清除,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