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3日电 (刘刚 石检)近年来,雅安市石棉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探索建立公益诉讼进乡村“1234”工作模式,推进依法治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一体办案”提质效。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的工作思想,打破部门界限,促进公益诉讼检察与刑事检察通力合作,建立内部沟通、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机制。目前,依托一体化办案机制,发现涉乡村治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52件,立案148件,诉前程序95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1件,终结审查42件,挽回生态损失近10万元,实现了美丽乡村与绿色小康的有机结合。
“两级联动”聚合力。依托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指挥中心,雅安市人民检察院以上率下,统筹兼顾,石棉县人民检察院服从指挥,担当作为,市县两级院协同联动,重点聚焦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领域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截至目前,已合力办理农村污染防治诉前案件22件,行政公益诉讼1件,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项机制”开新局。按照行政机关建立森林防火公益共护联系协作、协同推进全县水环境治理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石棉县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三大机制,不断完善线索移送、办案协作、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生态损害赔偿等工作机制,形成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
“四大行动”促发展。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厕所革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四大专项行动,通过调查了解、沟通协调、督促整治、跟进监督等方式,针对发现的农村环境“脏乱差”、乱占耕地建房、滥伐林木等问题,向未依法履职的乡镇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1份,采纳回复率达100%,有效促进了石棉乡村整洁美丽、和谐宜居。同时,结合“三官一律”下基层等活动,开展法治宣传30余次,引导群众在共建共治中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