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献礼倒计时200天 成都大运会剧院项目封顶
2021年01月30日 21:2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30日电 (起钰婷)30日,随着四层顶板最后一块混凝土浇筑完毕,大运会文化产业发展剧院项目提前10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至此,项目建设正式进入钢结构施工、二次结构和机电安装阶段。 

大运会文化产业发展剧院项目封顶。(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大运会文化产业发展剧院项目封顶。(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大运会文化产业发展剧院项目作为成都大运会重要配套项目,与大运会主体育场隔水相望,用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75万平方米。主要功能包含2650座大剧院、600座多功能剧场、7厅电影院以及相关配套用房,是一个集文化、商业、管理保障为一体的综合性剧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大运会配套项目中“东安七星、文体之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运会文化产业发展剧院项目合同工期仅210天,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2020年10月2日,项目团队跑步进场,30天内开挖转运22万方土石方,27天内打入预应力管桩2031根,完成承台371个,防水板2万余平方米,为剧院建设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40天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26天完成地上结构施工,共计绑扎钢筋5000余吨,浇筑混凝土3.4万方,比原工期节点提前了整整10天。 

大运会文化产业发展剧院项目封顶。(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大运会文化产业发展剧院项目封顶。(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此外,项目设计新颖,功能齐全,业主单位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期待,这也对项目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满足剧院项目使用功能,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存在约3000平米坑中坑开挖,其中,最大坑中坑面积达到2354平方米,坑中坑最大高差6.6米。为确保工期,项目部不断设计优化,将坑中坑大放坡开挖改为拉森钢板桩支护,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有效的减少土方开挖工程量,缩短施工工期。

大运会文化产业发展剧院项目封顶。(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大运会文化产业发展剧院项目封顶。(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大剧院看台设计采用2650座的现浇混凝土看台,每一层看台的弧度均有不同,加大了斜梁倾角和柱倾角的控制难度,对现浇看台模板和混凝土施工精度要求极高。为此,在混凝土钢筋安装过程中,采用了型钢支架辅助定位以确保钢筋竖向倾角。针对测量定位、看台超高支撑模板、混凝土浇筑及成型质量等难题,采用了BIM优化技术、三位空间精准测量技术、定型模板和盘扣脚手架体系、混凝土溜槽、分段浇注和斜向振捣技术,确保施工质量。 

  目前,大剧院项目基坑土方回填已完成100%、钢结构制作、拼装完成70%、幕墙材料到场30%、地下室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20%、。下一步,将重点进行钢结构施工,预计在2月28日完成钢结构吊装封顶,4月30日完成外立面整体呈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