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9日电 (吴平华 姚琪 付杨)家住乐至县中和场镇高山村8组的吴显华,今年已是74岁的高龄。年过古稀的他,还是村里的养兔大户、脱贫典型。

几年前,由于家中的变故,吴显华不得不在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再重新挽起袖子,撑起一大家子。
“2015年,我女婿得了一种需要长期依赖药物的肺结核病,治疗两年半后,最终动手术将肺部切除,总共花费37万元。”吴显华说。
当地政府在得知情况之后,为吴显华家争取到低保,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但吴显华心中明白,只有靠自己才能彻底摘掉穷帽。“要脱贫光靠国家是不行的,所以我就找到党委政府和村里,他们就为我指了一条路子,发展养兔。”

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他修建了第一间兔舍,随着养兔技术的逐渐成熟,兔舍的规模也随之扩大。2019年底,他的第二间兔舍也修建完成,养兔规模也从开始的800只增加至2000只。
在吴显华的养兔路上,村干部们经常与他交流,及时帮助他解决养殖遇到的问题。村里的第一书记尹世全说:“我们村两委也去给他找了专业师傅,给他指导技术。在疫情期间,兔子不好卖,我们又帮他及时找到销路。”
如今,吴显华整天忙碌在兔舍里,调制饲料、喂食、清理粪便,查看兔子情况......74岁的他手脚麻利,雷厉风行。
目前,吴显华有460平米的兔舍,年出栏量5000只,平均年收入5万元左右。“我打算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继续养兔,还要发动周边老百姓一起走养殖的路,让他们一起致富。”致富不忘反哺,谈及未来,吴显华信心满满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