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眉山丹棱县:接续“发力” 深化桔橙产业链供给侧改革
2021年03月01日 20:1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日电 (刘忠俊 黄喜超)阳春三月,走进丹棱县齐乐镇石河村,一派繁忙的景象。蜿蜒的水泥路两旁,一排排橘子树随风摇曳,漫山遍野的春橘挂满枝头。

丹棱现代城农业产业园。程啸摄
丹棱现代城农业产业园。程啸摄

  丹棱四季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6℃,非常适合桔橙的种植和生长。“自已连续10多年到丹棱收购桔橙,从最开始的脐橙到现在的‘爱媛’‘春见’(耙耙柑)、‘不知火’等,丹棱的桔橙大多数都是晚熟柑橘,颜色好、果型漂亮、口感佳,特别受消费者青睐。”来自东北的采购商郝学连称,

村民采摘“春见”忙。程啸摄
村民采摘“春见”忙。程啸摄

  “快来吃果果,这个橘子叫‘春见’,味道很不错。”梅树怀称,现在正是“春见”上市季节,自己的“春见”已基本卖完了。梅树怀表示,与桔橙结缘还要从90年代说起,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丹棱桔橙种植的谭后根处获得20根改良品种枝条,从刚开始靠自己试种摸索,到政府出台对桔橙产业的政策扶持,石河村经历了产业的变革,村民的生活也经历了质的改变。“现在靠桔橙,家中年收入能达到人民币20万左右,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美好。”“优在生态、强在农业”桔橙产业是丹棱最具特色的拳头产业,更是果农奔康致富的支柱产业。桔橙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很多像梅树怀这样的果农都住上了小洋房、开上了小汽车。

丹棱“春见”丰收。陈珍利摄
丹棱“春见”丰收。陈珍利摄

  如何让桔橙经济稳健发展,让橘子树真正成为果农的长久“摇钱树”?近年来,丹棱县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优势,在“质效”上求突破,在“晚熟”上做文章,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矢志不渝推进桔橙产业发展,乘势而为,蓄势而发,力争在未来柑橘市场竞争中跑赢这场“长跑”。“要想果园可持续发展,就要对老果园进行提档升级改造,达到省工省力、高效优质的目的。同时解决长远发展与近期收益的矛盾,形成桔橙老果园改造新模式。”丹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袁兴亮称。

  据了解,丹棱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桔橙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桔橙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成功走出了“‘标准化’种出好果子、‘规模化’形成好产业、‘品牌化’创出好名气、‘市场化’实现好收入”的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从2013年开始,丹棱连续多年举办“桔橙节”、种植技术大比武等活动,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

  为打通桔橙产业的全产业链条,当地积极探索“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引领丹棱桔橙面向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合作化、品牌化发展。启动中国晚熟柑橘(丹棱)大数据中心建设,探索建立“农业+互联网”的晚熟柑橘发展模式,搭建集土壤墒情、气候分析、种植布局、销售网络等全产业链可视化平台,让丹棱进入大数据种果时代,创新晚熟柑橘产业信息化服务。

  此外,丹棱还以“五大现代农业园区”为区域辐射,建成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杂柑)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推进桔橙产业链供给侧改革,实现晚熟柑橘产业更快更好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