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纳溪:蔬菜大棚里“种”出“致富路”
2021年03月15日 13:4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刘克军在大棚里侍弄黄瓜。
刘克军在大棚里侍弄黄瓜。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5日电 (周超文 陶文斯)“这大棚种蔬菜硬是划得来,去冬我其中一个1亩多地的大棚芹菜,就卖了3万多元。开春这季黄瓜,估计亩收入也要上万元。”3月14日,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三江村脱贫户刘克军在蔬菜大棚里,一边为黄瓜牵藤蔓,一边高兴地介绍说。

  据了解,2017年以来,因病致贫的刘克均一家在政府的帮助下顺利脱贫摘帽后,他不等不靠,在街道农技站技术人员的鼓励和扶持下,开始了大棚蔬菜种植。在蔬菜大棚里,不管是寒风刺骨还是高温酷热,总能看到刘克军勤劳的身影在忙碌,整地、拔草、栽种蔬菜,经过精心管理,2017年仅春季一茬,他种植的一个不到2亩地的大棚反季节蔬菜,就实现收入近3万元,这让刘克军信心倍增,也让他看到了种植大棚蔬菜确实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这以后,刘克军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扩大种植规模。刘克军说,在大棚种植中体会最深的就是要有耐心、精心和细心。要有能吃苦的耐心。种大棚是个脏活、累活,自种上大棚蔬菜后,刘克军大多数时间都在大棚里忙活,育苗、平整土地、移栽、掐尖、打叉,一茬接一茬。去年用一座温室育了1万多株黄瓜苗,使用的是三层膜覆盖技术,每天掀膜、盖膜,就得一个多小时时间,费时费力。“好在人勤地不懒,到了3月下旬,黄瓜开始出售,结果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入了1万多元。”刘克军说,在活多干不过来的时侯,他就临时雇请周边几个村民帮忙,既减轻了自己的劳动强度,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吃得了苦,还要精心。”刘克军说,温室的特点就是可以进行反季生产,主要是能抢早、赶行情。每年12月初利用大棚闲置两个月的时间,刘克军就在温室里种香菜、芹菜等一些小菜,赶在过年前上市,好好赚了一把。1月中旬开始培育黄瓜苗,秋茬种植蔬菜。实行错季生产,价格相当可观。

  刘克军说,大棚生产最难掌握的环节就是技术,学会、弄懂需要细心,要靠心去感觉,去领悟,要在干中学,学中干。这两年,我能年年从大棚蔬菜种植中尝到甜头,与我不断学习和实干分不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刘克军在安富街道农技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不怕苦,不怕难,探索出了一条种植反季蔬菜、瓜果增加收入的创新之路,他的蔬菜大棚已增至4个,面积达10亩,不仅成为当地靠种植业致富奔康的典型,还成为群众人人争学效仿的榜样,仅去年一年,他家仅靠种植大棚蔬菜就实现收入20余万元,成为全村响当当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