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9日电 (郁周)“老刘,你这个阳荷栽密了,间距要再宽一点。”近日,在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海元村阳荷基地里,唐祖贵对工人进行栽种指导。

38岁的唐祖贵,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农二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农二哥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四川省退役军人创业明星、绵阳创业能手和北川优秀创业青年。去年底,唐祖贵在曲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曲山镇海元村流转土地1200余亩,扩大阳荷种植规模,有望年销售额上千万元。
据了解,阳荷产业是曲山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确保产业增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曲山镇始终坚持“农旅结合”产业发展模式,建成茶叶基地5个、水果基地9个、养殖基地6个、扶持旅游民宿40余户,建成生态茶园1万余亩,发展特色水果5千余亩,高山蔬菜3千余亩,养殖生态猪、乌骨羊、土鸡5万余只。2020年曲山镇荣获市级乡村振兴先进镇,获评市级“五星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石椅、玉皇山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首要任务,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怎样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曲山镇以“111”方式确保枇把、阳荷、茶叶、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每个优势产业由1名班子成员联系,负责制定该产业的总体规划、对上争取项目支持、项目落地协调等,不断扩大优势产业规模,力争所有产业产量翻番。每个优势产业培育1名能人带动,在每个优势产业中挑选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在政策、项目、资金上予以扶持,将能人培育成产业排头兵,带动周边群众将产业做大做强。每个优势产业培育1个知名品牌,充分挖掘优势产业潜力,做深做细产品深加工,延伸产品链条,逐步形成石椅枇把、高山阳荷、传统手工茶等羌族特色乡村游产业品牌,加大品牌认证和推广力度,以品牌效应提升产业效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