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4日电 (刘忠俊 邓宁)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4月4日,眉山市洪雅县中保镇桐升社区居民杨玉祥一家人正在地里采摘“青蒿草”,他们要做一种叫“清明粑”的美食。
近年来,文明节俭祭祀方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眉山市洪雅县中保镇至今保留着吃“清明粑”的习俗,提倡低碳绿色过“清明”。当地田间地头有一种叫“青蒿草”的野菜,草上有一层白毛,摸起来绵绵的,这种植物正是村民做“清明粑”的好食材。“我们摘的蒿蒿草,是做“清明粑”原料之一。采摘时很有讲究,一般要摘比较嫩的。清明前一两天的较嫩,吃起来较香。过了清明,蒿蒿草就老了。”杨玉祥称。

据了解,“青蒿草”有一股独特的香味,杨玉祥与家人会赶在它花落之前采摘,在清明节这天制作“清明粑”。制作时先将采摘的“青蒿草”洗净焯水,然后切成细末,放入糯米粉,再加水揉成团,最后根据个人喜好加适量的糖或盐,在平底锅里烙成饼后就可食用。“据老年人讲,吃了“清明粑”不生疮。”杨玉祥称,“清明粑”吃的时候有一股清香味。每年清明节,儿女们回来时,一家人就要一起做“清明粑”吃。

2021年清明节,洪雅县开展以鲜花换纸钱、植树寄相思活动,倡导生态文明祭祀新风尚。“以线上宣传、线下动员形式,持续强化文明祭祀宣传工作。”中保镇桐升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爱君称,以这种形式持续引导居民自觉摒弃焚烧香烛纸钱等旧习,不带香火、不带烟火进山祭祀,换以低碳环保的敬献鲜花和植树造林等文明方式,寄托哀思、缅怀先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