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2日电 (何艳 唐盈)四月的汶川,到处一派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象。在绵虒镇的三官庙村,一座大型的现代温室种植大棚掩映在绿树丛中,温室大棚钢架已安装完成,村民们正在大棚里耕地、种苗、施肥、浇水....。.
“我们种植了优质低段密植甜樱桃树1500株,配套肥水一体化及科技平台,利用温室大棚良好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探索出反季节甜樱桃大棚种植新模式。”据村支部书记陈洪杨介绍,该大棚建设总投资308万元,占地面积为1036平方米,目前已进入最后的种苗阶段。

汶川甜樱桃于1987年开始引进试种,经过34年种植和管理,如今已享誉省内外,具有“天府十宝”之美誉。近年来,汶川樱桃市场成熟期比较集中、缺乏冷藏设施,销售档期较短,如何提高樱桃产量及质量、拉开销售档期是目前增加果农效益的关键。
“我局将202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在绵虒镇三官庙村建设樱桃温室大棚,大棚采用低段密植的新模式栽培技术,使用有机复合土进行栽培,产量高,收益多,以此来发展反季节甜樱桃种植。”汶川县科农局局长胡志凤介绍说,三官庙村温室大棚建设项目也是汶川县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生产,将科技创新与汶川甜樱桃品牌进行深度的融合,增强农民经营新型果园的信心。
绵虒镇三官庙村海拨1500米,日照充足,共有村民298户,家家户户都种有甜樱桃,共350余亩。由于紧靠国道213线和都汶高速公路,村里的甜樱桃非常的畅销,旅游业发展也是如火如荼。

“传统甜樱桃的集中成熟期在5月初至6月,采用温室大棚种植的樱桃成熟期将在春节左右上市,填补了市场空档期。进入冬季后,就算室外天寒地冻,大棚内也会是温暖如春,硕果累累,这些反季节甜樱桃将为我村村民开辟出另一条增收致富之路。”说起这个新建的大棚基地,陈洪杨自信满满。
近年来,汶川县充分发挥产业、技术优势,合理利用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巧打时间差,积极引导各农业企业和种植户开展创新果业种植,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补齐链条短板,不断做优品牌、做大市场,力争实现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与群众增收致富双赢的目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