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遂宁:定制“红色套餐” 让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少年中走深走实
2021年05月24日 21:1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4日电 (邹立杨 欧欢 邓宇)“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日前,在遂宁市船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听障班的主题班会上,学生甚娜娜用到位的表情和丰富的手语动作向同学们介绍嘎子的英雄事迹。

 四川遂宁:定制“红色套餐”,让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少年中走深走实
四川遂宁:定制“红色套餐”,让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少年中走深走实

  在船山区特殊教育学校,这样的手语话党史每周都有。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通过老师指导,该校学生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无声世界“聆听”党史,感受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

  面向青少年群体,如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遂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导向,坚持课程育人,厚植红色基因,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为青少年定制“红色套餐”,确保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全覆盖、常态化、体系化开展。

  “党史学习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不能仅停留在一次活动、一场比赛,而要长期常态融入教学活动、融入德育内容,让党史智慧、革命精神入心铸魂。”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遂宁立足青少年特点和接受规律,突出参与感、互动性,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着力把党史学习教育做生动、做鲜活。

  遂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党史我来讲红色照我心”演讲活动200余场,广泛开展“童心永向党筑梦新时代”优秀童谣征集活动、新时代好少年推选活动、“欢歌新时代颂歌献给党”红歌传唱活动、“听党话颂党恩跟党走”征文活动等,充分展示当代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感恩奋进向善向上的精神风貌。

  让书香浸润心灵。遂宁350余所中小学在校园图书馆(室)、班级图书角等场所设立“四史”学习专区,广泛开展“四史”读书分享会620余场,近70000余名师生参加主题活动。通过采用沉浸互动的方式,进一步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除了从书本里汲取红色“营养”,遂宁还采取“实地探访”的形式,用鲜活、生动的形式让青少年感受红色革命故事,在行走中铭记历史知识、了解历史脉络、掌握历史事实。

  连日来,60余所中小学组织近万名学生走进遂宁烈士陵园、旷继勋纪念馆、蓬南烈士陵园、大英县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组织2万余名中小学生到蓬溪县牛角沟红军第一村、三家大米劳动实践基地、象山书院等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红领巾心向党”“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等红色研学活动65场。

  线下沉浸体验,线上互动交流。遂宁组织17万余名少先队员每周通过以班(团、队)会、德育大课堂等形式集中学习观看“党史我来讲,红色照我心”网上主题队课,并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同时,依托校园电视台、广播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红色影视展播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形成观红影、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良好氛围。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新意。按照“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思路,遂宁各中小学校还结合校情,创新形式载体、贴近青少年需求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的“四史”学习方式方法,推动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在船山区天宫庙小学,学校将“非遗剪纸”与“党史宣讲”相结合,让剪纸成为党史的载体,通过剪纸讲述党的故事,让党史学习教育形式真正“活”起来、色彩“亮”起来。

  射洪六小每周星期二、四以红领巾广播站为载体,由两名少先队员讲英雄故事,营造学党史知党史的浓厚氛围,让爱国主义精神引领少年儿童奋斗前行。

  为更好传播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大英县玉峰镇小学将废纸变废为宝,制作成纸浆画,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绘制了建党100周年标识等作品向祖国母亲献礼。

  眼下,党史学习教育在遂宁教体系统已遍地开花。据统计,截至目前,以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主线,遂宁市大中小学党史学习教育已覆盖青少年学生超过30万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