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31日电 (刘刚 雨组宣)为培养“一专多能、多专多能”型的村干部,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质量,雅安市雨城区采取“554”培育法,促进村常职干部成长,为乡村振兴提供干部队伍支撑。

“五有”标准选种 优化村常职干部队伍
“我们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中发现并选拔优秀人才,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进入常职干部队伍的目标。”近日,雨城区八步镇八步村党总支委员宦昌海介绍。
今年27岁的宦昌海是一名退役军人,2021年2月经组织选任,到八步镇八步村任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委员、综合专干,他积极走访入户,了解民生,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带动村“两委”班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据了解,为优化村常职干部知识层次、年龄、性别等结构,近年来,雨城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培养选拔了政治过硬有追求、服务群众有感情、村务管理有规矩、干事创业有思路、廉洁公道有口碑“五有”型干部15人。

“五建”机制育苗 提升村常职干部素质
“新时期、新形势对我们村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万万没想到‘活到老,学到老’体现在了自己身上。”雨城区周公山镇余家村副主任穆雅丽说。
据介绍,为提升现有村常职干部的能力素质,雨城区建立了结对互帮机制、顶岗锻炼机制、定期培训机制、学历提升补助机制、以考促学机制,实行“全科型”培养,确保培养的村级后备干部在关键时刻用得上、顶得住。今年以来,针对“新”“青”村常职干部经验不足、情况不熟等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导师”的帮带作用,13组“师徒”结对,通过“按需施教”,开展“业务拉练”20余次,帮助13名新任常职干部在理论中增加知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全面熟悉所有村级事务,提高了解决现实问题和干事创业的能力。
“四推”服务管林 转变村常职干部作风
“村干部处在基层最前端,与村民群众最为密切,要想他们之所想,做他们之所需,有干部之名,履干部之责。”雨城区碧峰峡镇八家村党支部书记袁树武表示。
为让群众少跑“冤枉路”、少走“弯路”,进一步提升村干部为群众办事的效率,雨城区推行了“错时工作制”“延时服务制”“预约服务制”“划岗定责制”,实行“全日制”上班,方便群众在工作日、晚间、周末、节假日能“找得到人、办得了事”。
今年以来,雨城区村干部入户走访民情、化解矛盾纠纷近160起,为民办事近40件,切实解决了群众“急、愁、难、盼”问题,让村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全年无休的“为民服务窗口”、让村常职干部真正成为了为民服务的“公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