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翠屏区颁发宜宾市首批宅基地有偿使用不动产权证
2021年07月17日 11: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7日电(吴平华 叶昌荣)“拿到不动产权证,我们心里就吃了定心丸。”近日,在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谢坝社区村,村民邹成军拿到宜宾市首批宅基地有偿使用不动产权证后激动的说道。当日,该村共有23户农户领到了该证。

拿到宜宾市首批宅基地有偿使用不动产权证的农户代表合影。 叶昌荣 摄 作者
拿到宜宾市首批宅基地有偿使用不动产权证的农户代表合影。 叶昌荣 摄 作者

  据了解,在2003年,为了响应当地统一居住、集中发展“猪沼茶”产业的号召,谢坝社区村部分农户按照统一风貌修建了集中聚居点,其中23户农户为跨社到集中聚居点新建房屋。但是受限于当时的宅基地政策,对于跨社修建房屋的,无法办理房屋不动产权证,也没有办理合法产业登记手续。

颁发现场。 叶昌荣 摄
颁发现场。 叶昌荣 摄

  “这一直都是我们村10多年来的一块心病。”金秋湖镇谢坝社区村党支部书记刘祖平说,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该村开展以来,根据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精神,并按照《翠屏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该村通过召开户长会、社员代表大会及村两委会,确定了本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标准,并经过合作社、村联合社成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23户农户中,跨集体经济组织使用90平方米的支付宅基地有偿使用费2800元,120平方米的支付3000元。村社在收取费用后,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翠屏区分局根据土地所有权人的许可,按程序对这23户农户房屋进行了确权,并颁发不动产权证,有效破解了该村23户农村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

  在金秋湖镇谢坝社区村,共种植茶园4200多亩,茶叶产业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金秋湖镇镇长冯炜表示,下一步谢坝社区村将以颁发不动产权证为契机,创新推动改革试点,对有贷款意愿的农户,打通农户与金融机构直接的对接渠道,探索抵押担保变现,让资产转化为资本,增加改革效益,助力农户发展茶叶产业。

  翠屏区宅改办政策负责人周泽麟介绍,此次颁证是宜宾市第一次运用宅基地有偿使用解决跨集体经济组织建房的实例,满足了农民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发展产业致富的诉求,也打开了该区解决同类问题的一个窗口。目前,宅基地担保抵押、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宅地基整理建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一系列改革工作正在试点村有条不紊的开展中,将尝试出一套完整、科学、合理、实用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体系。

  据悉,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改革试点工作,去年10月,翠屏区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确定为新一轮全国104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作为全省5个,全市唯一的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区,翠屏区目前确定的李庄、金秋湖、牟坪3个试点镇,12个试点村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各项改革任务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