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天府旅游名县巡礼⑥走进康定 体验民俗文化“上新”
2021年07月30日 19:5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30日电 (唐倩 潘阳薇)“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康定情歌》如此唱到,现实中的康定城也是一座沿几条沟谷而建、细细长长的溜溜城。

康定夜景。(康定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供图)
康定夜景。(康定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供图)

  7月29日,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宣传报道活动走进甘孜康定。十余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走进康定,通过实地采访和交流发布的形式,了解了康定在“天府旅游名县”建成以来的重大举措、重点工作、重要成果。

 康定木格措景区。(康定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供图)
康定木格措景区。(康定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供图)

  康定是甘孜州首府,地处“大香格里拉”“大贡嘎”生态旅游圈核心区,作为民族交融的枢纽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康定的民俗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民俗文化既是康定文旅不断“上新”的源泉,也是持续创新的方向。通过挖掘利用情歌文化、茶马古道文化、锅庄文化、木雅文化和鱼通文化等特色民俗文化,康定着力打造特色旅游体验区。

塔公木雅金塔。(康定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供图)
塔公木雅金塔。(康定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供图)

  位于甘孜州东部的俄达门巴村,便是康定利用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的缩影。近年来,俄达门巴村成立旅游民居接待协会,吸引牧民入股参与,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民族服饰、歌舞表演等服务,规范经营折多山顶观景平台,为游客提供旅途补给服务,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实现旅游接待从“零”到“万”的巨变,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村民变股民、牧民变市民”的旅游之路。

  除此之外,康定市还充分挖掘大渡河流域鱼通文化元素,以“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冬游甘孜·热雪沸腾”为主题,重点突出文旅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市场开发,组织乡村旅游摄影展、农特产品展销、网红摄影点打卡、燃情篝火晚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推动大渡河流域休闲山谷发展。

  “康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与全域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凸显综合效益。以大渡河乡村振兴示范点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已累计接待游客9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3亿元。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因发展旅游获得的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比重达到13.6%。”康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强介绍道。

  据了解,康定将坚持“西山东水中名城”和“大贡嘎”“大渡河”“大文化”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打造川西北旅游集散中心、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实施旅游产业发展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三化”,全力提升康定旅游品质。(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