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高血压患者突发 “半身瘫痪” 成医附院1小时为患者“解忧”
2021年08月30日 14:5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30日电(记者 王鹏)“真的不晓得咋表达我现在的心情,就是一句话:感谢他们,感谢一直关心我的邱平医生,也要感谢帮我从‘鬼门关’拉回来的王医生他们。”近日,住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医附院)心血管内科的黄先生(化名)精神状态很好,让人难以想象就在几天前,他经历了一场怎样的“劫难”。

图为患者和王沛坚教授。成医附院供图
图为患者和王沛坚教授。成医附院供图

  今年39岁的黄先生一年前在成医附院确诊患有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低钾血症,但由于担心手术风险等问题,选择在成都某医院进行保守治疗。“我真的也没想到自己的病会对身体产生这么严重的影响,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后怕。”谈起这个病,黄先生心有余悸。

  为了控制血压,黄先生长期服用降压药,但低钾症状却一直反复。不久前,黄先生的下肢突然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他到我们医院时,连行走都成问题了。”成医附院内分泌科医生邱平表示。

  入院后,邱平为黄先生进行了系列检查,发现黄先生属于低钾性麻痹,为醛固酮瘤的典型症状。检查结果让邱平等医生触目惊心:肌红蛋白1682.20 ug/L(正常值<105.7),肌酸激酶10880 U/L(正常值<174),钾2.02mmol/L(正常值3.5-5.3),心脏明显增大。

  流行病学数据表明,中国目前有约2000万左右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研究表明,与原发性高血压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心脑血管风险要高3倍以上,且有研究表明,保守的药物治疗不能降低患者上述的心脑血管风险。

  考虑到病情,邱平为黄先生进行了对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这类对症治疗只能暂时控制病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还需另想办法。当得知医院心血管内科目前已开展针对该病的肾上腺动脉消融手术后,黄先生及其家属迅速向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沛坚教授进行了咨询,并决定接受手术。

  由于患者病情较为特殊,王沛坚教授亲自为黄先生进行了手术,手术历时1小时。

  “该名患者还是比较典型的,因为检查时,我们发现他激素水平高出正常水平几百倍,而且继发性高血压已经引起了患者心脏变大,这个病对于患者的影响是很难逆转的,如果不治疗的话,后果不堪设想。”王沛坚教授介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类型之一,肾上腺动脉消融主要是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结束当天,患者平醛固酮水平、肾素水平、血钾水平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消失。

  据了解,目前最新的研究显示,介入治疗基本上可达到外科手术的整体疗效,虽然远期疗效尚不清楚,但即使复发,介入治疗仍有再次干预的机会,因此成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第二种选择”。(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