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4年开发43款软件 四川古蔺乡村教师入选2021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2021年09月10日 19:1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0日电 (邹立杨 钟旭娟)教师节前夕,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皇华中学老师彭龙入选2021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彭龙在开发软件。
彭龙在开发软件。

  泸州市古蔺县皇华中学是一所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学校缺少科学的数据管理系统。教师彭龙想给学校做一套校园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但在当地找不到数据工程师。于是,他自学低代码开发技术,先后搭建了43个应用,解决了教师查课、学生请假、卫生管理等难题,打造出了一个数字校园。

  4年多的时间里,彭龙利用晚上、周末、寒暑假的课余时间来进行低代码软件开发,几乎以一己之力,构建起了皇华中学的信息化管理雏形。他不曾想到的是,最初是以自己的兴趣和所长为学校解决一些繁琐的难题,如今通过这些软件的实际应用,学校已成为了古蔺县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领跑者,而他自己,也成为了乡村教育数字化管理的探路人。

彭龙在课堂上。
彭龙在课堂上。

  “彭龙老师加入我们学校后,积极利用钉钉平台开发了四十多款软件,这些软件打通了我们学校的教师考勤管理、学生考勤管理等各个数据的壁垒,有利于学校师生的管理。”皇华中学校长周静说,今年初,学校还组织成立了“皇华中学智慧校园技术团队”研发小组,自己担任“小组长”,成员有彭老师和他新收的两个徒弟,也是新考进皇华中学的两位年轻老师。为壮大学校的数字化力量,他们小组研制的《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应用实践研究》课题已成功申请四川省省级课题立项,预计两年半之内研发成功。

  “我们农村学校的孩子求学不易,我深有体会。因此我在高中毕业之后,就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师范专业,并且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的母校,希望能够用自己所学,培养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对彭龙而言,皇华中学不仅是他的工作地点也是他的母校,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他一心想回到家乡。彭龙说,这样能留在父母和亲人身边,也能为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做点贡献。在彭龙看来,无论外界怎么定义自己,他首先是一位数学老师,教书育人在第一要位。除了抓成绩,他也经常告诉学生三点,做人一定要有责任感,要充满正能量地看待世界,以及敢做敢拼、无论结果好坏都勇于承担。

  “今年非常荣幸能够入选2021年教育部乡村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我在这个培养过程之中将不断学习、潜心专研,学成之后立即返回到我的乡村教师岗位,并且将所学的这些内容运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培养更多的学生。同时,也会将自己学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等传播给更多的乡村教师,为我们乡村教育贡献一份力量。”彭龙知道,技术更迭之迅,人一旦停止学习就会被淘汰。同为老师的爱人说他“爱折腾”,他说愿为自己的信息化之旅做好长期“折腾”的准备,让自己保持新的研究和实践,让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更具系统性,让师生们的工作学习更高效,让再长再远的跋涉无愧于心、不负于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