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4日电 (王怡欢 程丽 杨海燕)“通水了!这下生活方便多了!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我们吃上了自来水。”近日,面对前来听音问廉开展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新堰村村民罗崇林笑着说。
据了解,杨家镇新堰村地理位置较偏,基础设施薄弱。2018年,涪城区政府将该村纳入“自来水村村通”项目实施区域,在当年6月就全面完成了主管网建设。但因供水公司自身经营问题,加之群众集资经费不足,导致管道建设一拖再拖,老百姓盼望的自来水一直没有等来。2021年5月,在听音问廉走访中,走访干部在得知该村供水问题后,第一时间上报。
随即,涪城区纪委监委将其作为解决民生实事的“优先项”,通过定向派单,督促杨家镇纪委跟进监督,推动尽快解决入户管网建设事宜。最终,在杨家镇、新堰村、玉皇社区多方筹措资金后,入户管网于6月底全部接通。
同时,涪城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全区开展听音问廉活动,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惠民政策落实、民生项目实施、营商环境建设、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主动下沉基层一线、走到群众身边,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活动开展以来,涪城区各级领导干部总动员,始终坚持“一沉到底”,以问题为导向,用脚步丈量民意,在田间地头俯身“听”,在家门口面对面“问”,掌握群众急难愁盼的第一手信息。
此外,涪城区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集中座谈、重点走访、电话回访、设置流动接访点等多种形式,了解民意,收集线索,并持续跟踪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走访4719人次,收集反映农村集体“三资”、换届选举、乡村振兴、镇村治理、惠民惠农等方面问题110项,已帮助解决91项,收集意见建议90条,已给予实质性答复41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