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市第六批对口帮扶稻城县工作队开展研学活动
2022年03月21日 16:2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1日电 (钟桃)日前,泸州市第六批对口帮扶稻城县工作队组织全体队员开展主题为“探古索今觅稻城·对口帮扶凝真情”的研学活动,领队肖科参加了本次活动。

 泸州市第六批对口帮扶稻城县工作队开展研学活动。泸州市委统战部供图
泸州市第六批对口帮扶稻城县工作队开展研学活动。泸州市委统战部供图

  在稻城县皮洛遗址工作站,队员们逐一了解皮洛遗址的发现、挖掘和保护利用,认真参观工作站陈列展示的石斧等旧石器时代代表性技术产品。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与这些含有特别信息的石头“面对面”,大家进一步了解了原始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更加激发了探寻华夏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史前根脉的兴趣。

  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队员们通过天文长廊展示墙、宣传片,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宇宙线研究历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稻城海子山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工作成果。在稻城海子山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实地工作园区,队员们通过观景台,直观地感受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在雪域荒原落地推进。

  “这里安装有先进灵敏的探测器阵列,观测站探测阵列由三部分构成:5195个电磁粒子探测器和1188个缪子探测器组成的地面簇射粒子阵列……专家组认为,观测站充分利用世界屋脊的高海拔地理优势,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灵敏度最高的超高能伽马射线巡天望远镜和能量覆盖最宽广的国际领先的宇宙线观测站。建在海子山的拉索是我国第三代高山宇宙线实验室。”

  随着讲解员的指引和解说,队员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高原建设异常艰辛,在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物资匮乏等极端条件下,工程建设人员和科研人员们迎难而上,硬是在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建设、安装、调试出了这些探测器,其施工难度之大、科研价值之重要可想而知。

  “通过实地研学,我进一步了解了稻城‘天文+人文’的发展规划布局,向高原上的科学家和工匠们致敬。我将进一步筑牢科技强国理念,在援建工作岗位上,真挂职真帮扶真作为真有为。”挂职稻城县教育体育局的刘光辉和队员们分享道。(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