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8日电(吴平华 张登雄 )27日,在宜宾市叙州区柏溪街道喜龙村幸福公社景区,手编二十四节气法治竹匾有序悬挂在横梁上,法治成语、法治名言粘贴在空中步道边,法治对联、法治画作呈现在展示区内——这些应势而造的法治景观,法治文化氛围浓厚,给游客以潜移默化地感染与熏陶。
为不断加强普法力度,提升普法效率,让法治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叙州区在传统普法宣传的基础上,创新将法治文化与农耕文化因势结合,在幸福公社景区已建成的农耕文化长廊,首次尝试融入法治文化,打造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普法宣传长廊,让游客在品位农耕文化的同时,自然吸收法治文化,悄然做到浸润人心细无声。

“新打造的叙州区幸福公社青少年法治文化长廊,总长500米,与农耕文化相映成趣。”叙州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刘婷婷介绍,法治文化长廊与农耕文化长廊相融,共有于寓法于景、寓法于乐、寓法于心三个篇章,将学、玩、记悄无声息浸润到游客游览、观光中。
“我觉得这样的形式真心不错,不刻意,却处处能让人留意,非常有意思。”在法治文化长廊里,游客张先生在长廊的法治谜语展示台前玩过猜谜游戏后,对这样的普法宣传不住点赞。

近年来,叙州区高度重视普法宣传教育,科学谋划“八五”普法工作,统筹全区以“返乡农民工专项法治宣传活动”“‘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等为抓手,创新开展“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仅民法典宣传进村(社区)就达70余场,受教育群众3500余人。开展“法治叙州大讲堂”法治宣讲、“法治灯光秀、法治出租”氛围营造等多种宣传方式,切实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