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泸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效果好
2022年04月22日 11:2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2日电 (余翔 范万友 曾佐然)眼下,泸州市泸县的26.5万亩油菜已进入成熟收割期,当地农户正抢抓晴好天气,利用大型机器设备收割油菜,确保颗粒归仓,丰产丰收。

机械化收割油菜。曾佐然 摄
机械化收割油菜。曾佐然 摄

  在泸县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方洞镇陈田村粮油基地,来自镇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正在帮助村民收割油菜,但不急于将油菜运回家中,而是放在地里晾晒,转身移栽高粱秧或水稻秧。

  “抢栽高粱秧苗,隔两天再处理油菜籽,这样效果还好些。这种两段式收割油菜方式充满了抢收抢种的智慧。”方洞镇干部何天荣介绍说。

  在泸县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喻寺镇谭坝村粮油基地,大片的油菜已经成熟,满目是丰收的金黄,从河南过来的农机手正在收割作业。随着大型收割机的推进,成片的油菜应声倒地。

  “我们一天大概能收50-60亩,一亩大概是100块钱费用,这一台机器一天的工作量相当于50-60个劳动力。”农机手王卫华介绍说。

  今年入春以来,泸县气候温暖,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喻寺镇谭坝村粮油基地的油菜籽结得多且饱满,产量较去年有很大提升,预计每亩产量将达200公斤以上,每亩收益约1300元。

  “从去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大力推广油菜的两段式收割方法。先用机器把油菜放倒,放倒之后通过晾晒,然后再用机器进行脱粒,这种收割方式与以往的一段式收割方式相比,机收的损失可以减少50%以上。”泸县农业农村局安全办副主任颜波介绍。

  为保证油菜收割效果,减少损失,泸县采用两段式收割方法,做到颗粒归仓,丰产丰收。今年,泸县的油菜种植面积达到了26.5万亩,其中机收面积预计可以达到11万亩,预计产量超过5万吨,总产值约3.5亿元。

  为了落实藏为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增加土地的收益,泸县全面推行“高粱+油菜”轮作模式,即在春季油菜收割后,马上种植高粱,并套作大豆,实现粮油增产增收。

  去年,泸县的大豆种植面积为6.2万亩,今年实施了大豆扩种行动,增加套作大豆6万亩,全县大豆种植面积总计为12.2万亩,预计今年大豆产量可达1.53万吨,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61%,产值可达亿元以上。(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