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日电(记者 吕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2日公布《成都市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开放试点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在“11+2”区域范围内,综合考虑规模、草坪生长状况、周边配套设施等情况,梳理一批有条件的公园(绿道),结合市民亲近自然的需求,划定专门区域供市民游客搭设帐篷和铺设地垫,开展各项亲近自然的活动,为市民创造更优质的新型户外休闲体验。
哪些地方可以露营?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在“11+2”区域内梳理一批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公园(绿道)草坪或林下空间作为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开放试点区域,将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园(绿道)标识系统,周边适当增加便民、运动、娱乐等设施,进一步满足市民户外活动需求。
此外,成都还将通过打造休闲、运动、健身等生活场景和文化演艺、文化鉴赏等文化场景,在公园(绿道)草坪区开展草地音乐会、创意集市等活动,开设花艺展示场地、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区等,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露营区可以享受那些配套服务?
成都市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管理指引(试行)(公示稿)(以下简称《公示稿》)中提到,阳光帐篷区可设置中小型家用帐篷,天幕、帐篷设置间距不宜小于2米。
阳光帐篷区应有标识标牌,明确帐篷搭设区域界线,各类标识、标志牌应制作规范美观,与公园(绿道)环境相协调,无破损残缺。阳光帐篷区域应至少具备便民服务点、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置回收箱、照明、通信、监控等基础设施。支持建设环保基础设施配套,提倡使用再生材料和节能产品。

此外,根据市民休闲活动需要,阳光帐篷区可适当具备自动贩卖机、体育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大众餐饮商业等以公益性为主的服务配套。配套服务项目应统一规划,与公园(绿道)性质、功能、整体环境等相协调,严格控制规模。销售商品按规定明码标价,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阳光帐篷区还可以根据公园(绿道)自身优势和特点,组织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展览和其它公益活动,活动场景以休闲、运动、健身等生活场景和文化演艺、文化鉴赏等文化场景为主。
阳光帐篷区如何管理?
《公示稿》中提到,阳光帐篷区应当定期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乔灌木出现枯枝败叶、绿篱缺株断行、草坪有明显践踏痕迹等现象应及时清理补植。
针对阳光帐篷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公示稿》要求加大阳光帐篷区清扫力度,卫生保洁每日不少于三次,确保整洁干净。垃圾箱合理定置摆放,按要求设置垃圾分类,箱体干净整洁,无污物外露,周围地面无污渍。同时,公共厕所做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公共厕所内各设施应完好整洁,并提供“两纸一液”(卫生纸、擦手纸、洗手液)或“一纸一液一器”(卫生纸、洗手液、烘手器)。
此外,为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阳光帐篷区将严格落实测温、扫码亮码、戴口罩、日常清洁、通风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强化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值得注意的是,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阳光帐篷区内存在火灾隐患的区域应放置消防器材,阳光帐篷区禁止烧烤、烹饪等使用明火行为,不得燃放烟花爆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