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青白江抢抓机遇打造“一带一路”中试产业基地
2022年06月07日 14:0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7日电 (莫婧 张浪)记者7日从成都市青白江区获悉,该区结合实际,在全国首次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中试产业基地,以期更加高效地提升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和水平。

  据统计,截至2022年4月,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超1.7万列,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9500列,开行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通达全球的国际通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向型产业向青白江集聚发展。

  建设“一带一路”中试产业基地,可以说是搭建起了与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共享的交流平台。这意味着以产业链为核心,结合供应链、创新链,乃至信息链、资金链,青白江中试产业基地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创新要素的链接。

  “全省各行业先进技术都可以通过基地走向国际,有效促进四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技术交流,进行转移协作,促进区域产学研深入对接。国际的先进技术也可以在基地进行中试后,在国内转化、孵化为产业化项目。”高管委相关负责人认为。

  从省、市层面来说,青白江建设“一带一路”中试产业基地也有诸多机遇。首先,四川是全国科教大省、军工大省,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需求量大。

  日前,四川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四川省中试研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意在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在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中试熟化平台。同时,《成都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创业孵化、技术转移、中试共享等具体举措颁布,“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枢纽的远景目标。青白江建设“一带一路”中试产业基地的谋划与省市战略高度契合。

  可以预见,在国家及省市发展战略中,青白江的中试产业基地将进一步整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真正构建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试产业,未来可期。(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