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全民视觉健康光明行暨感光系统近视防控研究”活动在成都举行
2022年06月07日 20:2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7日电(吴平华)6日,“全民视觉健康光明行暨感光系统近视防控研究”活动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举行。来自四川省内多家公益组织、行业协会、企业界的代表6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由由四川省大健康产业协会眼与视觉健康专委会主办,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承办。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学科带头人、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院长段俊国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银海眼科医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科主任张富文教授,四川眼底世界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研发负责人石军教授等专家出席活动并给大家作了精彩的科普讲座。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天爱互益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何宏波,副主任曹忠德,代副主任马建国等同志出席本次活动。

段俊国教授致辞。吴平华 摄
段俊国教授致辞。吴平华 摄

  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院长段俊国教授致辞并作《眼底一张照,慢病早知道——糖尿病微血管损害早期发现技术》科普讲座,向大家讲解了如何通过一张眼底照片,采用人工智能量化分析技术,结合传统中医辨证原理,揭示了常见慢性病与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之间的规律,该成果将在慢病预防、筛查、有效诊疗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并建议慢病患者和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成像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尽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

  张富文教授以《眼部中频治疗仪对青光眼及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为题作学术报告,他称,医院正在开展的以电刺激仪器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改善青光眼患者的视觉功能、保护视神经、治疗视神经萎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所进行的临床科研活动,将为防治青光眼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整个临床科研活动将严格遵循伦理学要求,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天爱互益项目管理办公室马建国代副主任讲话。吴平华 摄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天爱互益项目管理办公室马建国代副主任讲话。吴平华 摄

  随后,眼部中频治疗仪发明人、四川眼底世界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研发负责人石军教授简要介绍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研发历程,并展示了相关临床案例,同时以生动和讲解,给大家带来一堂揭示视觉与光明的秘密、近视防控最新科技与发展趋势的科普讲座。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天爱互益项目管理办公室代副主任马建国同志在讲话中强调,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全年龄段人群全生命期;要持续改善眼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对眼健康而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重要改变是年龄相关性视功能衰退问题的激增。主动认知年龄相关性视功能衰退,主动实施对相关问题的科学管理,是健康中国战略中主动眼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建国同志指出,要大力开展眼健康科普教育,建设眼与视觉健康动态监测大数据系统,推广、普及眼健康领域最新科技成果;依托专业医疗机构,促进中医眼科与现代眼科新技术、新方法有机结合,发挥传统中医药在眼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与相关高校、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合作,开展视觉保健专业人才培训,开展就业指导、创业孵化等相关工作,把推动眼健康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落到实地。

  成都市机动车清洗美容行业协会会长苏莲,成都市金牛区社区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任大林,四川省城乡融合人才培育研究基金会航空人才发展基金管委会副会长谭侦廷,四川科力职业学校、国家开放大学眼视光产业学院校长李晓东等出席了此次活动。(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