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西充:以工代赈项目助推乡村振兴
2022年06月08日 16:5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8日电 (李同周)近年来,西充县充分发挥以工代赈促进作用,加快补齐农村生产生活配套基础设施短板,有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实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西充县多扶镇桂花村2022年以工代赈工程建设现场。李同周 摄
西充县多扶镇桂花村2022年以工代赈工程建设现场。李同周 摄

  修建山平塘、硬化水泥路、新修产业路……7日,在西充县多扶镇桂花村2022年以工代赈工程建设现场,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据介绍,该村以工代赈项目共计投入资金421.32万元。主要建设产业路、水利基础设施,开展土地整理,为该村产业发展夯实基础,项目建设工期为8个月。

  走进桂花村,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民居、硕果累累的柑橘园……该村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招引了南充市舜之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优质柑橘、美国黑李、黄心苕等主导产业4000亩,带动群众稳定增收。该村此次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将有效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西充县多扶镇桂花村2022年以工代赈工程建设现场。李同周 摄
西充县多扶镇桂花村2022年以工代赈工程建设现场。李同周 摄

  “在用工方面我们量身定制务工岗位,最大限度为该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技工按每个工日180元计算,普工按每个工日120元计算。”西充县发改局农经股股长何义兵介绍,该项目预计发放劳务报酬82.45万元。

  “群众是根本、项目是载体,带动发展是以工代赈的目的。”西充县发改局副局长赵山川表示,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模式,相继在太平镇天城乡村、常林镇金祠寺村、古楼镇新龙寺村采取村民自建方式实施了以工代赈项目,通过以工代赈扶持产业发展,借助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