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0日电 (邹立杨)近年来,射洪市通过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积极打造秸秆综合利用收、储、运、用产业链,有效解决秸秆禁烧的源头化治理问题,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破解产业振兴所需的资源问题,为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面貌、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秸秆”换“肥”,“闭环回收”群众得实惠
小麦机收后秸秆粉碎还田

5月10日上午,射洪市金华镇陡磨子村村民张大爷载着一车秸秆来到位于该村的秸秆收储点,利用这些平时没用的“垃圾”换回40斤的有机肥。在金华镇,用秸秆换肥料“以物换物”的方式,成了农户们新的潮流,也是射洪市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创新做法。
油菜收获之后,张大爷在自家的1亩多的土地上种上了花生。这些油菜的秸秆怎么处理?“一般我们都是烧掉,再埋回土里。”焚烧秸秆不仅会带来环境问题,还容易引发火灾,从2019年开始,张大爷找到了比烧掉秸秆更好的处理方法——置换有机肥。
“一亩地的秸秆可以换40斤有机肥。”张大爷说,射洪兴利生物能有限公司在村里设置了统一的收运点,她只需要将秸秆放到路边,就能按照比例置换有机肥。“解决了我们处理秸秆的难题,有机肥的使用也让庄稼长势更好。”张大爷尝到了秸秆回收利用的甜头。
“我们创新以“秸秆”换“肥”营销方式,提高农户参与回收秸秆的积极性,提高回收利用率。”射洪兴利生物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方便群众,公司在金华、沱牌、天仙、洋溪、太兴、官升、玉太、凤来、曹碑、太兴、复兴、潼射等地设有20个收储点,采用秸秆闭环回收的方式,年平均收储农作物秸秆约10万吨,收储林业等废弃物约5万吨。
射洪市农业农村局包祚勋说,射洪兴利生物能有限公司利用秸秆热解炭化制肥技术,将回收的秸秆经过粗粉、细粉、采用秸秆热解炭化制成生物质碳,根据主要农作物肥料配方添加氮磷钾及中微元素肥料制成炭基复混肥,推广炭基复混肥,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实现秸秆无害化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推广下,公司采取种植户以秸秆换取等值炭基复合肥营销方式,累计推广炭基复合肥1.8万吨,技术模式推广45万亩次,以实际行动响应“化肥减肥增效”和“有机肥替代化肥”。
秸秆育秧,环保高效水稻更有机
秸秆做的基质板培育秧苗

近期,在沱牌镇青岗村,村民正忙着栽种水稻。对于这里的稻农们来说,秸秆生物质水稻环保育秧盘技术已经不再是稀奇的事情,使用秸秆做的基质板培育秧苗,育出的水稻秧苗比传统用土壤育苗更加“根红苗正”。
“过去用土办法搞水稻种植,在育苗阶段需要人工取土、筛土、调酸、拔草、除虫,费时费力。”有多年种植经验的村民徐波说,用秸秆做的生物质水稻环保育秧盘,经过药残分离、高温灭菌、草籽灭活等,从根本上解决水稻育苗取土难、苗床除草难的问题。
射洪市农业农村局包祚勋介绍说,2020年,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射洪美来源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植物秸秆(包括玉米秸秆、麦秆、稻杆、菇渣等)经粉碎后,与畜禽粪便混合发酵,添加微量元素肥料,采用秸秆压缩机压制成生物质环保育秧盘。该技术将秸秆经过粗粉、细粉、与畜禽粪便混合发酵、秸秆压缩机压制成生物质环保育秧盘,推广生物质环保育秧盘,实现秸秆育秧盘自然腐解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水稻生物质育秧盘因其使用轻便、价格低、环保无污染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用户欢迎。播种后喷施少量水即可正常生长。放置在苗床上与床土水肥交换较好,所育秧可以机插也可手工栽插,栽插时育秧盘自然分开,在土壤中自然降解,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
射洪美来源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多方考察,购置秸秆捡拾打捆机、秸秆粉碎机、秸秆翻抛机、叉车、秧盘压模成型机等,组装秸秆生物质水稻环保育秧盘生产线,年产秸秆生物质水稻环保育秧盘200万盘,为10万亩大田提供水稻生物质育秧盘。
秸秆青储,增收增效实现“两头甜”
玉米秸秆用作青储饲料
5月18日,来到位于沱牌镇的射洪柳欣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堆积如山的草料和青储饲料包映入眼帘,公司负责人张亚钤正在检查秸秆青储饲料生产情况。
张亚钤介绍说,利用农作物秸秆(包括玉米秸秆、麦秆、稻杆)经粉碎后,添加微生物菌剂,利用打包机覆膜,秸秆饲料在膜内发酵,经过发酵后就变成柔软多汁、适口性好的粗饲料。它既有酸甜的清香味,又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草罐头’的美誉,是牛羊等牲畜的主要食料之一。
“近年来,射洪市通过秸秆收贮中心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青贮加工、销售等方式,持续扩大秸秆的饲料化利用。”市农业农村局包祚勋表示,秸秆综合利用的饲料化应用,有效提高了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转化率,使秸秆浑身都成了“宝”,让种植户增收、养殖户增效,实现了一根秸秆“两头甜”。
秸秆饲料解决了秸秆问题,为草食性动物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饲料。射洪市自2020年以来,在射洪明星、太乙、沱牌、金华、香山等镇开展秸秆青储饲料社会化服务,取得了初步成功。射洪柳欣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购置收割机、捡拾打捆机、运输车、粉碎机、打捆包膜一体机、抓草机、铲车、叉装车等,生产秸秆饲料5.1万吨。在种植面积不变,粮食产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饲草资源,大大缓解了人畜争粮的矛盾,促进了农作物的增产增收。
“充分激发‘秸秆’市场活力,以企业、农民双方共赢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秸秆全量化利用。”市农业农村局李二强表示,下一步,射洪市将充分调动全市抓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探索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让‘小小秸秆’为全市乡村振兴开辟出一片绿色发展的新天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