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眉山仁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2022年06月28日 19:2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8日电 (刘忠俊 郭侨 潘建勇)28日,眉山仁寿县禾加镇甘泉寺,守护了20年的77岁邓由甫开展日常巡视后,回到监控室继续通过屏幕观察寺庙安全。

  甘泉寺坐落在仁寿禾加镇化石村,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距今已有580余年历史。作为四川境内不可多得的明代建筑范例,甘泉寺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仁寿双堡牌坊。潘建勇摄
仁寿双堡牌坊。潘建勇摄

  “黑龙滩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引蓄灌溉工程,是都江堰灌区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改写了仁寿‘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历史……”仁寿县黑龙滩陈列馆也成为了当地最具影响力的党史教育学习基地之一。从开馆到现在,已累计接待了3万余人次参观。

小朋友们手绘川剧脸谱。潘建勇摄
小朋友们手绘川剧脸谱。潘建勇摄

  “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仁寿正不断推进文化资源创新利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仁寿县文物管理中心负责人称,该县正积极盘活潘文华旧居、黑龙滩水库纪念碑等全县红色革命文物、历史名人故居以及古镇、古村落等资源,推出具备地方特色的仁义文化、民俗文化和革命文化等研学旅游产品。

志愿者展示川剧变脸。潘建勇摄
志愿者展示川剧变脸。潘建勇摄

  与此同时,仁寿县还结合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打造以甘泉寺、双堡牌坊为主的五龙山历史文化游览胜地,加快仁寿博物馆建设进度,征集与仁寿有关的文物作品,充实博物馆藏品底蕴,逐步建立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人可说的宣传展示体系,实现非遗文化弘扬和传承。

仁寿甘泉寺一角。潘建勇摄
仁寿甘泉寺一角。潘建勇摄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在仁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首朗朗上口的《唱脸谱》,绘制川剧脸谱的志愿活动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彩笔画出自己喜爱的形象,一张张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脸谱呈现在眼前。“志愿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也提升他们的知识面和民族自信。”仁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称。

  此外,仁寿县还积极邀请仁寿籍和省内外的知名艺术家,参与创作一批质量上乘的文艺精品节目开展巡演,并积极参加巴蜀合唱节、四川省街舞大赛等赛事,积极宣传仁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