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金堂:告别“望天吃饭” 设施农业让农民不再为高温干旱担忧
2022年07月18日 13: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8日电 (邹立杨)“这么高温的天气下农民的农作物抗得住吗?”“各镇街的农技措施是否得力?”近日的连续高温天气,让成都市金堂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坐立不安,县、镇街两级专家纷纷下到农村,对高温下的短时旱情进行调查、指导和咨询。

田地间的小型水库。金堂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田地间的小型水库。金堂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成都市金堂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站农技专家兵分两组,分别前往福兴镇和竹篙镇两地调查农情农事。特色产业站农技专家赖全万前往竹篙镇成都粤系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田间地头实地了解高温天气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和解决技术难题。

  让专家欣慰的是,在成都市金堂县竹篙镇成都粤系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因为规模化和设施农业的不断深化,今年这种高温短时干旱造成的影响不是很大。成都粤系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廖双炳表示,合作社自2018年起陆续开始在田间铺装地带管网设施,漫灌改喷灌,在山头高处建储水池,经过数年的设施农业的技术投入,合作社完成地带管网辅设达4000亩,实现浇灌全覆盖,最节水和省力的喷灌田地达500亩,同时还建成储水池和猪沼储液池十余个、小型水库一座、堰塘2个。这些设施的投入,让合作社不仅节省了人工,同时因为浇灌均匀也非常省水,这次异常高温下受到的影响就非常小。

  成都粤系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自2012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其在粤系蔬菜生产技术、营销领域的优势,不断引导蔬菜种植户、蔬菜经营主体抱团发展,统一种苗、病虫害防治、管理技术、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包装、品牌打造、质量检测等,产业发展影响力不断增强,带动周边镇街3000余种植户,产业规模达一万余亩。

  据悉,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环境、生物等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最佳环境开展种植养殖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不仅高效利用了土地资源,还促进了农民增收。据成都市金堂县农业农村局介绍,金堂县自2011年以来,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项目,实施田型调整、渠道建设、小型水源、生产道路、地力培肥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推进多种设施农业建设,先后在16个镇街90余个村(社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9.11万亩,通过项目区田间渠系布局、田(土)型调整及渠网、田网、路网“三网”配套,改善了水利条件,土壤地力明显提高。今年,金堂县计划建成3.5万亩高标准农田,在农业技术服务上,做实农技推广服务,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实现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