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6日电 (张娟)7月底,绵竹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系市外返绵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绵竹市委市政府闻令而动,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快制快、重兵合围,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手相牵,并肩抗疫,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风险,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截至8月4日零时,已完成第五轮区域性全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无新增病例。新市镇场镇由中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长宁村部分小组由高风险区调整为中风险区。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绵竹市“秒”级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指挥体系,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连夜集结,集中办公;17个工作小组迅速运转,抢抓24小时疫情处置黄金期,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流调溯源队“快字当头”,第一时间启动“三公(工)”联合流调机制,同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上追源头、下拓密接,迅速对感染者、密接及26个风险点位边流调、边研判、边管控,实现“圈住、封死”的目标。
583名医务人员连夜出动,设置88个核酸采样点,在紫岩街道、剑南街道、孝德镇、新市镇启动区域性全员核酸采样工作。
省市专家研判指导,形成市县一体、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战时指挥机制;中江、罗江支援两个方舱实验室;旌阳区等县(市)组织流调、核酸检测队奔赴“疫”线支援绵竹;广大群众积极配合,有序进行核酸检测;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执行管控务实高效,整座城市动静有序。

围绕“动态清零”的目标,市委书记王宏,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垣合通宵作战,靠前指挥,强力部署,其他市领导奔赴各镇(街道)、各重点部门密集调研、现场督战。绵竹以“一个领导机构、一个数据中枢、一套防控体系、一个底线原则、一个宣传导向”的有力举措,全力以赴处置突发疫情。从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排查追踪到核酸检测和隔离管控,绵竹“多管齐下”,与疫情抢时间比速度,全力做到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疫情大考,考出了一座城市的向心力、动员力、战斗力。城市有力度,社会有韧度,市民有温度,这样的绵竹,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满满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是绵竹城市精气神的彰显,也是绵竹城市实力的厚积薄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