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9日电 (杨松林 刘健)连日来,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来寺村高标准农田高粱基地里,一阵阵轰鸣声,两台收割机在高粱地里绕圈收割作业。
收割现场,一株株高粱在前端拨禾轮的转动下进入收割机机身,经过脱粒装置后,高粱秸秆迅速被粉碎,从机械尾端排出还田,而收货的高粱籽粒则储存在粮箱,待其装满后,便可通过卸粮管直接装车运输。

“目前,来寺村村集体公司种植的140余亩糯红高粱进入收割期。如果按照往年人工收割,需要15个人收割半个月,才能完成。今年我们投入使用了高标准农田种植,首次采用机械化收割,仅需要2台收割机、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能节约了收割时间和种植成本。”胡市镇来寺村党总支副书记、来寺村集体股份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理事长周容丽介绍,整理完善的高标准农田路相通、渠相连、田成块,方便了当地群众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在高粱的移栽、施肥等环节上,也给村民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如今机械化收割带来的快捷与高效,让村民们对农业产业的规模发展再添信心。
据了解,龙马潭区2011年以来,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13万亩,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提高了农业机械装备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益,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下一步,龙马潭区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做好规划设计,真正发挥高标准农田作用,为繁荣农业经济打下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