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5日电 (杜公英)“王爷庙长江边左侧回水沱的位置有一堆垃圾,请下大街去看一下,与环卫工人一道处理。”8月10日早上7:32,69岁的汪运全在工作群里看到这样一条信息,立刻赶赴现场,组织环卫工人对水面上的漂浮物进行了打捞。而这样的事,汪运全每天都要处理很多。

汪运全是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下大街社区党委委员、楼院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他却停不下来。每天,他都要在社区内巡上一圈,查看楼栋环境卫生、宣传创文知识、排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
“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遛狗要拴绳……”这样的文明宣传语,几乎每天都会在下大街社区的各个街巷中响起。“巩固创文成果不只是某个人或者社区工作人员的事。”汪运全说,广大居民都应该熟知创文知识,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巩固创文成果的良好氛围。
为此,汪运全每天早上5点过就起床,洗漱完后便骑上自行车,到社区管辖的每一条街道进行巡查、宣传。自行车后座绑着一个小喇叭,会不断播放各种文明城市宣传内容。
下大街社区管辖范围广,且大部分是老旧街道。每天,汪运全都要到社区各个地方巡上一圈,平均日行2万步,骑车至少10公里。
“我们能够在这里坐着乘凉,也有你的功劳。”汪运全巡查到绫锦苑小区时,居民杨丽娟正在小区的长凳上乘凉,看见汪运全来,便和他交谈起来。
“能够安置这些长凳,是之前老旧小区改造时老汪提的建议。现在每天来这里坐着休息很舒服。”杨丽娟说,因为自己所住的小区比较老旧,之前一直存在物品乱堆、管道老化、化粪池堵塞等问题。对此,汪运全总是主动协调,带头与工人一道清理、维护小区环境卫生。
“他每天都来,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难事,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杨丽娟说,看见汪运全每天尽心尽力做这些工作,身边不少居民也加入其中,共同守护好小区环境卫生。
“创文工作不是一时间的,需要做好日常每一件事来巩固。”汪运全说,近年来,居民们看到生活环境变好了、生活品质提高了、小区基础设施变好了,有了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也越来越主动地为建设更加美丽、文明的泸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