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7日电 (杨婧)“很感谢国家资助政策的帮扶,让我能实现大学梦。”连日来,在什邡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大厅,不少学生手持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办理贷款业务。审核、登记、签约,现场工作人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耐心引导学生及家长办理相关手续,现场秩序井然。
什邡市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欧阳洋介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学生资助政策,具有办理方便快捷、无需担保抵押、周期长、利率低、还款灵活,以及在校期间财政贴息、毕业后延期还本,满足一定条件政府代偿等诸多优势,是解决大学生经济困难问题的最佳途径。随着各地大学录取通知书陆续投递到位,从7月中旬开始,什邡全面启动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
什邡自2009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已为数千名大学生办理贷款两万余笔,贷款总额超过1.5亿元。今年,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国家对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今年内应偿还的贷款利息予以免除。对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今年内应偿还的贷款本金,经学生自助申请,可延期一年偿还。
据悉,从去年开始,为更好地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国家对助学贷款的额度和使用范围进行了调整,本专科学生每年可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年可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6000元。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
“一直以来,什邡严格按照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流程,不断规范和简化助学贷款程序,本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贷尽贷’原则,重点关注困难家庭学生,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能够通过助学贷款顺利入学,助力莘莘学子实现大学梦。”欧阳洋表示,为做好这项民生工程,什邡市教育局倾注更多关心和热情,不让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