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5日电 (刘刚 王丽 吴丹)今年以来,雅安市石棉县积极践行亲民、便民、为民服务宗旨,采取各种举措,推行“亲民工作法”,旨在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米”。
据介绍,石棉县委组织部因地制宜设置便民服务站、心理疏导室、民情议事厅、数字化管理和服务平台等“4站2室1厅1平台”,推进公共空间拆高墙、矮院墙、软隔离,用“物理距离”拉近“心理距离”;在室外规范打造集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广场,室内合理添置沙发、圆桌、茶几等设施,营造生活场景,让群众愿意来、乐意来,将“服务阵地”变为“乐聚场地”。同时,深入挖掘本地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名人轶事,融入党建元素,打造了“红军强渡大渡河”“川矿记忆”等8个特色文化符号,让“历史底蕴”涵养人文素养。
据了解,石棉县还积极搭建三方议事平台,建立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党组织协商议事三方机制,每周召开议事会研究小区环境提升、服务提质、管理提效等重大事项,协调处理保洁、保安等日常问题。搭建“急难愁盼中心”平台,下设社区群众工作室和居民“说事亭”10个,制定信息收集、审查甄别、移送转办、事项办理、督查督办、总结评估6项程序,社区党组织定期收集群众服务需求,分类编制服务目录,对接协调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提供针对性服务。搭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平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载体,开设就业、社保、物管等公共服务窗口,统一集中办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石棉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治理成效,全县结合“双报到”,下沉13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回居住小区,摸排空巢老人就医难、流动党员管理难等重点问题165个;开展党员“双亮双领双评一服务”活动,组建“急难愁盼、马上就办”系列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55支,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130余个,通过“收集民意+协调化解+政策解释+疏通引导链条”的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5个;实施小区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开展物业服务“质价不符”、业委会违规履职等专项整治,解决8个楼盘房产证延发问题,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个,真正让群众看到成效、得到实惠、感受到治理变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