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壤塘:从“被帮扶”到“去守护” 他们主动请缨“抗疫”
2022年09月04日 11:4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4日电(尼玛初  杨琨)9月3日,在壤塘县岗木达镇达日村卡点上,一位“特殊”的志愿者正在用藏语引导群众扫码、登记、劝导群众非必要不出门。

  他叫尔坚,是岗木达镇达日村群众,本有一个蒸蒸日上的家庭,但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大女儿又得了病毒性脑膜炎,在华西医院进行治疗,共花费近6万余元的医疗费,掏空了家底,后续的治疗费用没了着落,就在此时,壤塘县红十字会通过大病医疗救助给予了他3万元的补助,一下就解了他的燃眉之急。2019——2021年,他为治疗女儿花去了12万元,壤塘县委、县政府先后通过大病医疗救助、新合医药费报销、干部职工捐款等方式为他解决近8万元资金,让他毫无后顾之忧。

  “我女儿的命是县委政府救的,我一直铭记于心,我没有其他能力,但帮忙跑腿、守卡点还是得行,所以我就报名了。”8月20日,县里面招收志愿者时,尔坚义无反顾的报了名。他认为报恩的时候到了,自己一定要尽力去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8月23日起,壤塘县政府广场加开一个核酸检测点,尔坚被抽到了此处维护现场秩序,蹩脚的汉语和地道的藏语成为了他最有利的武器,组织群众排队、遵守一米线,尽力维护着现场的秩序。考虑到他年纪较大,县里专门没有安排他到其他岗位服务,但几天后他又自动出现在了村上的卡点上执勤。

  “请问今天还有什么需要做的吗?”每天早上壤塘县红十字会都会准时收到尔坚的电话,询问当天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想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收到大病医疗救助的甲央多尔基、助学补助的准香....。.在壤塘县像尔坚这样的志愿者还很多,他们曾经因各种困难被县委、县政府救助,如今他们纷纷自愿加入基层红十字会志愿者,奔波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有的协助各村卡点工作人员开展防疫工作,有的协助核酸采样搭建帐篷,有的协助现场消毒消杀工作等,他们用行动表达着自己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