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市五医院核酸检测支援队从42度到6度14天辗转3地
2022年09月06日 19:0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6日电(王爵) 近日,刚结束了在南充支援任务回到成都仅不到12小时,陈德助和队员们主动请缨再出发。下一站——阿坝州松潘县。这支队伍是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核酸检测支援队,在这14天里,这支队伍要到达的第三个支援地。相比南充42度的高温,松潘是10度以下的寒冷。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支援南充核酸检测队。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支援南充核酸检测队。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陈德助一直在联系。“兄弟,快,给我整30套加绒卫衣。”“兄弟,我们缺棉袜,快帮我扫货。”“我们现在在来松潘的路上,请先告诉我松潘一天的样本量是多少,以便我们提前分配任务。”……

  8月23日,陈德助接到命令,带队前往南充支援核酸检测。这支队伍,含队员、工程师、司机,一共33人。陈德助,中共党员,医务专家、心内科专家,前期曾接受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同事都称呼他“撑得住”。

 忙碌的核酸检测现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忙碌的核酸检测现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2小时时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帮支援队准备好了防疫物资、生活物资。

  陈德助给后勤保障团队竖起大拇指,“到达驻地才发现,我们队的试剂、防护服这些防疫物资充足,水、饮料、方便面、卫生巾这些也非常充足。”提到卫生巾,或许有人觉得害羞,但这却是自2020年抗疫开始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抗疫物资中的重要物资,每逢女队员出征必备。

核酸检测现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核酸检测现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队长陈德助为33个人组队、分派工作。好在,这支队伍里既有院感工作人员、检验工作人员,也有信息工作人员、标本前处理人员,大家很快将现场做好区域划分——标本接收区、标本前处理工作区、物资放置区、更衣区等工作区....。.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院感专家王吉丽再次对每位队员进行指导。

医护工作人员脱下防护服后,全身湿透了。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医护工作人员脱下防护服后,全身湿透了。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基本的工作条件已经具备,此时每个人的脸都是通红的。队员杨小佳的日志中写道:“不一会儿便满头大汗,口罩也湿了……厂里窗户很高,太阳直直射进来,明晃晃地刺眼。”陈德助看着队员、环视厂区,这里的温度高达42度,没有空调,队员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肯定会出问题,“我负责向当地提需求,当地也非常重视我们队员的身体健康。”

  第一批检验队员从舱内出来,陈德助看着其中的女队员李亚俊的眼睛时,一声声地喊着,“傻妹妹呀,坚持不住你就说呀,换人呀,你看看你的眼睛呀!”原来,因为汗水一直往眼睛里流,李亚俊的双眼已经全红了。

核酸检测现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核酸检测现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陈德助当下立下队规:2小时换一班,坚决不能死扛!“撑得住”,这一刻差点没撑住。

  但是第二天工作的时候,再次出现意外!当时已经临近中午,该换舱内人员出来休息了,但舱外人员还没吃午饭。接班的队员潘五加莫喝下一瓶矿泉水后紧急换衣服入舱,等到她出舱时已经站立不稳、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紧急补水、降温,“我们从旁边支援队借来一块西瓜给五加喂进去。”

  陈德助又立下队规:严禁空腹上班!同时,他立即采买葡萄糖、面包、牛奶、牛肉干,以备在正餐没到又急需换班时补充能量。他在总结中写道:“8月24日极端高热,因空调故障,舱体温度升高明显,为保障核酸检测任务完成,我院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在舱内温度40度情况下挥汗如雨完成了3680管的检测量,为五个车队之首。

  奋战多天后,南充的疫情形势开始逐渐好转。同时,高温也直转直下,最低温度甚至降到了20度以下。陈德助提前刷到了天气变化信息,提前为大家准备长衣长裤。

  然而,当时,谁都不知道,什么样的长衣长裤能坚持到支援结束。陈德助想,一套冲锋衣应该足够了。

  9月3日,支援队接到通知,全队回到成都备战。当晚,队员们回到了成都,将车辆停好、物资放好。3日20:30,支援队得知即将有前往阿坝州松潘县支援核酸检测的任务。考虑到这支队伍有在南充支援的经验,硬件到位、精神十足,所以主动请缨前往松潘并获得批准。队员熊浩然、陈艺文的日志中写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支援队立刻响应,深夜出发。”

  一路上,队员们困得在车上打盹儿,但是陈德助不能睡,“松潘的气温在10度以下,我要尽量给队员多备一些衣物。”于是,他开始联络一路可能经过的兄弟们,请他们帮忙购买加绒卫衣、棉袜,“在南充,我最怕大家中暑;在松藩,我又怕大家冻着。”

  还好,他所补充的御寒物资,全部在路上到位!“我们完全可以胜任松潘的检测量!”到达松潘之前,陈德助已经跟当地取得联系,询问全县一天的样本量、检测量,人员住宿、工作场地。

  松潘相对特殊,一些边远地方的标本,得用车转运出来,一趟就是几个小时。因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核酸检测车的支援,松潘当地随即将检测分为两个点,一个点设在县城内,一个点设在距离县城50公里处的一个服务区。

  陈德助说,这个服务区虽然距离县城远,但是平坦、开阔,而且可以节省运送标本人员的送标本时间和距离。目前,支援队的日均检测量是3000管,“我们的检测能力还没有饱和,还可以继续减轻松潘县的检测压力。”

  有同行的支援队队员多次问陈德助,你们队工作开展为什么这么快?他笑笑说,这支队伍在临行前,党委书记、院长亲自做战前动员,亲自查看单兵包,每天询问队伍情况,协调全院为队伍做后援保障。整个队伍的物资是医院提前准备齐备的,而且后方补给也很及时。人员是提前选好的,检验、前处理、信息、院感、医务,岗位全配齐了。

  支援的生活是辛苦的,除了工作没有任何娱乐,队员之间除了上班时间,其他时间连面也见不着。虽然已转战三地,但目前队员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大家总是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提醒,希望可以齐心协力早日战胜疫情。(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