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7日电 (唐续宗 侯灼 张浪)“走!我们八角村有个种植大户,自愿为疫情防控出力,捐赠2000斤冬瓜,当前形势紧张,辖区部分困难群众、独居老人等可能会没蔬菜吃,这会儿没防疫任务的人大家马上跟我去田里采摘,及时将物资分发到这些群众手中。”9月4日,达州市达川区万家镇纪委书记王娅一边吆喝镇上的机关干部,一边组织志愿队伍参与采摘,忙得不亦乐乎。

“蔡书记,你们社区困难群众,独居老人有哪些?”在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2000斤冬瓜顺利采摘完成入库后,她又与各村(社区)书记、主任逐一打电话,逐个统计人员,做成物资分发方案,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上上周防火情、上周防汛情、本周防疫情,防疫宣传、值守卡点、监督检查,连日来,王娅“白加黑、五加二”做好居民的守护者、服务员,她几乎从未回过家,把全部精力都扑在了疫情防控工作上,既当监督员,又作战斗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担当。
31岁的王娅,父亲多年前就已离世,母亲患有慢性病,身体差常年服药,丈夫在外地无法顾及家庭,家中还有2岁年幼的女儿急需照顾,她不仅是单位的“主心骨”“工作狂”,同样也是全家的“顶梁柱”。
俗话说:女人如水,女人是弱势群体的代表之一,而王娅与众不同,她用一个女人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的大半边天空,在她身上表现出来的不是弱势,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子汉”的身影。
有次下午出差回家拿换洗衣服时,2岁女儿抱着她不放手,她撒谎说去给她买好吃的,可当她迈出家门,女儿又追过去,问妈妈,你啥时候回来?王娅把脸扭到一边抹了泪,又强颜欢笑地对女儿说,妈妈一会就回来了。
“女儿挽留的哭声随时萦绕在耳边很让人心酸,万家就是我的家,作为纪委书记,我也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我要与家人们一起携手闯关。”谈起连日来疲惫不堪的工作,王娅没有丝毫怨言,脸上还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位大姐,请您靠后一点,保持一米间距!”“请大家排好队伍,保持距离,戴好口罩,有序检测!”“后面的同志先打开天府健康通扫场所码,这样更节约时间!”
达川区静态管理的第一天,在翠屏街道石家湾社区龙庭港湾核酸采集点,区纪委监委组织部干部袁萍正拿着扩音器引导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面对严峻复杂、任务艰巨的疫情防控形势,日前,达川区纪委监委坚决响应区委号召,第一时间组织机关党干部全面下沉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共同守护达川平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袁萍主动请缨,义无反顾投入抗疫一线,第一时间主动前往社区报到,投入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当中去。

连日来,袁萍就像一枚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无论是核酸采样录入、引导群众排队核酸采样,或是配合发放出入通行证、协助管控进出人员,还是教居民下载“美菜”小程序购买生活用品,她一刻都不停歇。
“其实我真的也没做什么,疫情面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再苦再累也值得。”袁萍这样说。
在志愿服务中,袁萍不但从疫情防控“监督员”变身疫情一线“战斗员”,同时还立足职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天,发生的一件小事让袁萍印象深刻:每一个核酸采集点在完成一批核酸采样后,由医院派专人来收集。而袁萍当天所在的核酸采集点是临时调整出来的,由于衔接不畅,沟通出了问题,导致在该批样本采集满后,迟迟无人前来收集。后面还有近千人等着采样,而前面的样本还未送检,疫情紧急,一分一秒都不容耽误。袁萍果断拿出手机,连续拨打了好几个电话,“亮出”纪检干部身份,通过协调和沟通,医务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场,及时收走样本送检。
“我做的都是小事情,身处这个岗位,就要担起岗位的职责,我相信换作任何人遇到这样的事,都会尽最大努力帮忙协调。”袁萍说,这些小事本不值一提,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能帮助防疫工作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她感到很自豪。
疫情防控的战场,就是检验纪检监察干部能力作风建设的考场。在达川区,还有许多个像王娅、袁萍一样的纪检干部,他们主动请缨、不分昼夜,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为全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用忠诚干净担当奋力书写战疫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