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疫”线镜头:复烤厂逆流而行者
2022年09月14日 11: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4日电 (邱羽)9月6日,一张部分区域加强疫情防控的通告,让宜宾这座城逐渐进入“慢”时刻、“静”状态。在“慢”和“静”的背后,一群人选择了“紧”和“动”,他们居家不离岗,夜以继日为地方抗疫、新烤季生产保驾护航。

  清早,天刚亮,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宜宾复烤厂复烤车间动力工段长陈平第一个来到厂里。没有径直走向车间,他驻守在厂区大门,戴上标有“党员先锋岗”的红袖标。

  “健康绿码、行程码、24小时核酸报告一样都不可缺。”新的一天,全闭环式检修开始。此时陈平的身份,是一名防疫监督员,确认每名到厂检修职工的信息安全。

  9月1日,宜宾复烤厂落实厂区封闭管理要求,启动“党员在行动”抗疫值守。党员干部化身“守门员”,全力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筑牢防疫和检修安全屏障。

  午后,烈日当空,复烤车间生产班长罗威蹲在设备旁,他满身的油垢和汗水,手中的工具还不停鼓捣着。此时罗威的身份,既是班长,也是一名维修“医生”,全面参与到设备现状分析,设备磨损、故障和隐患的消除中,为新烤季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筑牢“硬件”保障。

  早晨七点半,是社区要求志愿者集合的时间。复烤车间电气主修员陈巍早早赶到指定地点,小红帽和红马甲加身,让年过半百的他显得精神抖擞。

  维持核酸采样现场秩序,宣传和落实社区防疫政策,管控人员和物资出入……临近中午12点,陈巍才找到个空隙,坐下来休息一会。“站一天下来会感觉腿不是自己的了,但每次群众看到红色的志愿服就能找到我们,他们的困难解决了,我们也觉得高兴!”

  陈巍是宜宾复烤厂“党旗红”飘扬在抗疫一线的缩影。9月1日,宜宾复烤厂党支部积极响应复烤公司党委号召,53名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成为四川志愿者,参与到“诚至诚”志愿服务队“蜀香复烤”分队行动中。宜宾复烤厂党支部书记、厂长郑庆率先垂范,带动党团青年申清云、潘洪、张扬军到厂区所属白利社区,协助做好核酸检测、人员流调、信息统计、值守执勤等工作。同时,党支部第一时间发出倡议,鼓励党员干部就近就便转变身份,陈巍、陈平、杨叶陈、蒋浩等多名一线职工以个人身份向所在街道、社区报到,为家乡的防疫工作贡献着复烤力量。

  傍晚,太阳即将落山,宜宾复烤厂的“蜀香苑”里,几个身影正在忙碌着。原来是复烤车间主任刘爱民正带着家人种植花草。

  “蜀香苑”是消防水池上新立起来的一抹“绿色”,车间职工用竹篱作栏杆,废钢材刷新作花架,一点点修葺起来的职工“后花园”。

  熬过酷暑高温,正到了种植的时节。受到疫情封控影响,复烤车间主任刘爱民利用傍晚时间,同家人一块来到地里,播种移栽下芍药、黄花等植物。“我平时喜欢研究花草,将它们种进了自己的厂里,希望厂与家一起,越来越好。”

  “蜀香苑”是宜宾复烤人凝心聚力精神的象征,种下希望的种子,预示着新的烤季也焕发生机。伴随加工生产的时间愈来愈近,离不开一个又一个的逆光“守夜人”,他们在老厂随时待命,他们居家不离岗,有条不紊推进新烤季远程监打、生产组织、客户服务、仓储物流、业务外包等备产工作,竭力为新烤季保驾护航,只为守的云开见月明。

  办法总比困难多。镜头中,每一位宜宾复烤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战疫情保运行”,里面有果敢、有奉献、有坚持。镜头背后,是蜀香复烤人想干事、敢担当、善破难的干劲与冲劲。微光成炬,终能集结在一起,照出最耀眼的光芒。(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