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黑科技”场馆建造助力世乒赛成功举办
2022年10月10日 16:5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0日电 (吴平华 李安心 李鹏)9日,2022年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落下帷幕。

高新体育中心。 李安心 摄
高新体育中心。 李安心 摄

  这个被誉为“成都宝石”的建筑,作为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场馆,其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由中建四局和中建西南院总承包施工,2016年4月开工。多功能体育馆、全民健身馆等造型独特,为弧形、曲面、斜面等不规则形状,异型构件众多,项目引进了Trimble BIM放线机器人,这是四川建筑史上第一次使用BIM机器人代替传统人工放线。多功能体育馆篮球场上的138米超大跨度设计,建筑中间没有一根结构柱支撑,只能通过滑移将1100多吨的网架安装到位。整个网架分成了12块,每一块都重达100吨左右,如果使用常规的吊装,不仅操作上非常困难,工期也会拉长。为了克服施工难点,先在空中搭建了平台进行网架拼装,然后使用轨道从东往西将每一块网架进行滑移。由于滑移过程中不能有丝毫偏差,一块网架需要花7天才能顺利安装到位。经过项目努力,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该环节施工。

  高新体育中心建造的又一技术难点便是地下室施工,地下室254米×151米、3.8万余平方米,相当于5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属混凝土结构。这么大的混凝土浇筑面积,要保证混凝土不开裂、不渗水,难度可想而知。中建四局专门成立了跳仓法施工技术策划小组,邀请国内混凝土裂缝控制专家、跳仓法创始人王铁梦教授,到项目对施工方案进行评审论证,进一步修改完善项目跳仓法施工方案。跳仓法施工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混凝土、后浇带开裂渗漏的风险,克服地下室施工难题。跳仓法在高新区体育中心项目的成功运用,由中建四局主编的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技术标准》顺利通过专家审核,并已发布推广,填补了四川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据悉,项目荣获“第十届创新杯BIM大赛”第二名等相关BIM奖7项、“全国绿色科技示范工程”称号。(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