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日电 (杨勇)近日,绵竹市人民政府剑南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挂职于甘洛县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粮食和物质储备股副股长贺献英和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前线指挥部项目专班组一行前往普昌镇眉山村,对接绵竹市帮扶该村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工作。车子一路颠簸绕过吉日波神山,穿梭在大峡谷蜿蜒陡峭的道路上,远远地望见一排排粉墙黛瓦民房矗立在云端,彝家新寨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远道而来的各方宾朋。
贺献英回忆,第一次到眉山村是2019年的植树节,她和绵竹脱贫攻坚战友们亲手栽下友谊树后,沿着绵竹援建的眉山村集中安置点四周逛了一圈,看着新建的一栋栋民房,看到村民们的一张张笑脸,贺献英为曾参加过绵竹对口帮扶甘洛县的脱贫攻坚战而自豪。今天再到眉山村,浓浓的帮扶情怀再涌到贺献英心间,车子缓缓在路边停下,一道瀑布映入眼帘。据设计人员介绍,这里即将新建一个观景台,让人身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绝妙景观。
顺着高低不平的石埂沿河而下,陡峭崎岖的羊肠小道被一阵阵秋风吹来的落叶铺成一条金色小道,几个淘气的孩子在路上嬉戏打闹,不曾常走山路的贺献英差点崴了脚踝。两岸村民过往全靠蹚水过河,做梦都没有想到即将在这里新建一座小桥和一条2000多米通往梯田深处的生产耕作和旅游栈道,让他们告别祖祖辈辈人背马驼的困苦日子。
“这个项目始终坚持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人居环境的宗旨,从走访调研、规划设计、批复立项到施工进场,都倾注着大家满满心血和情怀。站在垭口观看梯田、瀑布、远山和彝家村寨,独具特色,这里即将建设入村景观平台,这根弱电电桩需要尽快移位,否则就会拖延工期。”带队的吕华斌边介绍边跟随行的工作人员叮咛道。
沿着村道再往里走,不一会儿就来到眉山村集中安置点。在集中安置点玛牧文化中心(彝族版“三字经”的道德《教育经》)施工现场,隆隆的机器作业声响彻山谷,挥汗如雨的民工们不停地浆砌、铺砖、浆砌,一片忙碌景象。
在施工人群中,贺献英一行找到了浑身沾满泥土的绵竹金申公司施工负责人杨继飞。“我们肩负着绵竹帮扶甘洛的时代责任,在疫情防控严峻的情况下,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抓紧施工。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秉承绵竹精神,倒排工期,抓质量、保安全,一定如期完成工期任务,建设优良工程。”这位干练的小伙子专注地指挥着施工班组员工。
“感谢绵竹市的倾力帮扶,脱贫攻坚期间为我们建好家园、幼儿园,现在又把我们彝族的玛牧特色文化和尔库梯田进行升级打造,改善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我们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普昌镇眉山村书记阿木什铁子非常激动地说。
据悉,眉山村是甘洛县最大的一个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该村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是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2022年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以梯田资源、自然景观和玛牧文化精髓为抓手,通过新建玛牧文化中心、尔库梯田、耕作旅游栈道、过河小桥、田间岩石雕刻和观景平台,改造提升集中安置点核心广场、议事厅和文化墙等基础设施,实现眉山村农业+彝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乡村振兴。
高质量规划和建设眉山村,助力甘洛县积极争创“四川省重点帮扶优秀县”,绵竹市正在大力贡献绵竹智慧和绵竹方案,绵竹援建干部们正在甘洛这片热土上挥汗如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