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0日电(吴平华)当善意与奉献相连,当朴素与崇高相伴,志愿精神也就成为平凡心灵的伟大回响。就像珙县义工协会会长谢细所说:“奉献”其实就是一种信仰,是体验人生的快乐。
今年53岁的谢细,已经在公益路上走了10年,10年的时间,他先后荣获四川省优秀志愿者、珙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最美珙州人、珙县优秀志愿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正是他10年公益路的生动写照。
人生艰难 人间美好
1994年,当谢细还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时,上天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5个月大的儿子诊断出患有先天性的视神经萎缩,看着儿子抖动的双眼,牙牙学语的神态,想着儿子不能看见五彩斑斓的美景,不能看见爸爸妈妈的脸,谢细心如刀绞。但他不甘心放弃,他把悲痛无奈埋在心里,带着儿子踏上了漫漫求医路。这段求医的时光是艰难的,但是也是难忘的,一路上走来,病友、医生、同事、陌生人让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光亮,让他感受到了人间太多的美好。
“医生真的特别好,为我们考虑很多,不管是用药还是治疗,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都给我们用得最便宜的。”谢细说,“有时候孩子做检查,错过了吃饭时间,同一病室的病友总会拿出自己的饭菜请他们吃;同事经常帮着打听哪里可以治疗,亲戚朋友借钱的借钱,跑腿的跑腿……艰难的人生,是这些人间的美好,照亮我不断地前行。
经过不断地治疗,孩子的病情有了好转,并在残联的帮助下,学习盲人按摩,如今已经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谢细说,正是这些来自人间的美好,让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加入了僰乡义工这个大家庭,从踏进这个大家庭那一刻开始,他就决心要做一只燃尽光亮的萤火虫,像别人帮助他儿子一样帮助别人。
信仰奉献 体验快乐
“当自己被需要时,这是一种莫大的快乐。”从预备义工到协会会长,10年的公益路谢细给太多的家庭带去了希望,也让他自己体验到了莫大的快乐。
2013年,珙县巡场镇年仅3岁的梁鑫掉进滚烫的鸡汤里,造成了全身80%深二、三度烫伤。因为家中经济困难,父母不得不忍痛停止治疗,带孩子回家。在昏暗简陋的房间里,谢细第一次看到了梁鑫,小小的身体涂满了膏药,孤独地躺在小床上,已经没法说话,只能用眼睛无助地看着大家。谢细的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随即和一起来的义工们联系医院,把孩子送去救治,并多方奔走寻求到了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及爱心人士的资助,孩子总算是活了下来。粱鑫的命是保住了,但结痂的皮肤让他“面目全非”。长大以后他如何成家立业?如何有尊严地活下去呢?想到粱鑫的未来,谢细吃不好,睡不好。每天不停地电话联系,不停地在各部门之间来回奔走,终于,经过多方协调,联系到了美国爱加倍(中国)基金会,2015年4月梁鑫来到美国进行免费康复治疗,现在梁鑫被美国爱心家庭收养,健康成长。
粱鑫的故事只是谢细常年热心公益的缩影,10年来,谢细志愿服务时长达12600多小时。谢细说,每一个获救者的新生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因为爱会相互传递,彼此感染,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规范管理 行稳致远
走进珙县义工协会,墙上挂着的奖状格外显眼:四川省第六届志愿优秀组织奖、四川省第七届志愿优秀组织奖、第三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赛区银奖、四川省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优秀志愿者团队、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全国尘优秀团队奖、中华儿慈会9958救助中心2017年度十佳杰出公益团队、优秀基层党组织、2017年宜宾市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2018年结核病防治先进组织、2019年6.17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19年宜宾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艾滋病防治)、2020年度珙县优秀志愿服务组织、2020年度珙县艾滋病宣传优秀项目……谢细说,这些荣誉是他们协会坚定公益的动力,同时也是压力,荣誉越多,责任越大,担当也就越重。
来到谢细的办公室,办公桌上端放着一本红色的工作笔记本,翻开笔记本,扉页上赫然写着18个大字:制度化的组织、规范化的管理、科学化的运作。谢细在笔记本上写道:要发挥好、涵养好志愿者精神,既要在健全制度保障的同时,借助“互联网+”手段,更好地梳理和聚合志愿者的特长、专业等资源,着力打造规范化、常备化的志愿者队伍,让志愿服务能各展其长、各尽所能、高效有序。也要注重服务特色化,在提升扶老助残、结对济困等“传统科目”含金量的同时,围绕群众所盼所需所急,契合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切实提高志愿服务双方的匹配度,以更加精准地提供专业的服务科目,从而不断增强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谢细说,志愿服务不是一次的热心、不能图一时热闹,让志愿者精神持续闪光,不能仅靠人们自发的善念和善举,而应该依靠各方合力和制度保障,有效连接起“服务”和“需求”的两端,才能行稳致远。如今,在制度化的组织、规范化的管理、科学化的运作护航下,珙县义工协会队伍越来越壮大,2007年组建至2021年底各项救助金额合计706.15万元,志愿服务时间171946.5小时,志愿服务次数17858人次,医疗救治尘肺病农民工330人。这些点滴之力,就像一条条爱心的淙淙溪流,汇聚成善意的汪洋大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