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30日电 (刘小义 王廷妮) “来,再走几步!”“恢复得不错!每天注意训练,差不多再过一周就可以出院了!”11月29日,当初冬的第一缕晨曦穿透云雾洒向壤巴拉高原,壤塘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外科病房内已开始一天的忙碌,19位陆续完成大骨节病手术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接受术后观察治疗和康复训练。

“除了走的时候有一点点酸痛外,没感觉有啥不舒服!”今年56岁,来自壤塘县章光村的村民桑拉是该院集中大骨节病手术的第二个患者,到现在正好手术后一周,两只膝盖都动了手术的她如今已能通过辅助器活动行走。“别担心,正常的哈,慢慢就好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派驻支援壤塘县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杨剑一边指导训练,一边安慰道。
“卡卓(藏语,意为谢谢)、卡卓,我们在本县就做了这个手术真是太感谢了,节约了好多花费!”陪着妻子在医院康复治疗的桑拉丈夫沙尔单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眼看着妻子两只脚痛了好多年,路也不能走,活也干不了,前段时间得到县医院免费开展大骨节病手术的消息,他赶紧陪着妻子到门诊进行了预约。“只要恢复好了,她自己也不用痛了,还能帮到接送照看孙子,也能帮儿子和媳妇分担一些。”看到妻子一天天康复,沙尔单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大骨节病是困扰壤塘县农牧民多年的地方性疾病,一旦患病将导致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甚至畸形、行动不便、劳动能力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极为常见,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一大现实瓶颈。为切实帮助当地百姓祛除顽疾,享受健康生活,近年来壤塘县人民医院在省内外医疗专家的支援下每年定期开展大骨节病手术。2021年,壤塘县人民医院由绵阳市四0四医院托管再到2022年增加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省第三人民医院实施“组团式”帮扶后,三家医疗机构共派驻7名骨干医务工作者组成“组团式”帮扶专家团队支援帮扶,该院专科专家力量显著增强,管理能力和医疗技术大幅提升。

据了解,11月22日—26日壤塘县人民医院集中实施的大骨节病手术是该院今年开展的第二批大骨节病手术,邀请了“组团式”帮扶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专家尹一然现场指导,本院相关专科专家全程参与共同进行,共为19位大骨节病患者开展手术,置换人工关节假体33条腿。截至目前,今年壤塘县已开展两批次大骨节病手术,先后为34位大骨节病患者成功手术治疗62条腿。
“在‘组团式’帮扶老师的带领下,这次大骨节病手术我完成了8个关节置换,从入院筛查、主刀医师教学查房、患者术前准备、术前医患沟通等方面,都学到了很多!”壤塘县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陈杰说道,现在科室已具备独立完成大骨节病膝关节置换术能力,大骨节病手术将常态化开展,下一批次计划在12月集中开展。
大骨节病手术成功实施仅仅是壤塘县医疗水平整体提升的一个缩影。自“托管+组团”帮扶以来,壤塘县人民医院从干部队伍培养、新技术开展、设施设备更换、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采取“师带徒”一对一的培养模式,签订了“师带徒”协议31份,帮带对象中有5名考取了资格证书及职称证书。派遣6名本土人才到帮扶三甲医院进修培训;制定新技术22项,已完成16项,6项正逐步有序推进。建立消化内科、骨科、妇产科、儿科建设成为县级重点学科;投入382万元更新和添置必要的医疗设备18台,医院检查和诊断能力显著提升。
“医院与红十字会合作免费为家庭困难的大骨节病患者、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减轻群众负担保障群众健康;目前群众重大疾病县内救治率达到90%以上。”绵阳市四0四医院派驻壤塘县人民医院担任院长的李俊介绍道,通过“组团式”帮扶强化建设,相信三五年后壤塘县医院一定会取得持续性的发展,全县农牧民群众也将进一步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