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日电 从“普九”到“教育均衡”,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近年来,会东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正向优质均衡发展跨越。

据了解,会东县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大举措,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队伍建设上优先倾斜,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当地先后出台《会东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会东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专项督查考核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并形成党委重教、政府兴教、部门助教、社会帮教的浓厚氛围,着力补齐短板,全县义务教育均衡逐步实现,“上学难”、“读书贵”瓶颈问题迎刃而解。
目前,全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74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初中7所,十二年制学校1所,小学31所,教学点33个,特教中心1个;在校中小学生45224人,教学班1028个,教职工2827人。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部清零,义务教育实现了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会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民生,紧紧围绕保障机制、资源配置、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等方面,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为孩子们撑起公平教育的一片蓝天。
在全面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方面,当地普通中小学从2014年的160所(含教学点)调整到2020年的103所(含教学点),保障了每位适龄儿童就近入学,2020年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2%。
当地还加大硬件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生均教学和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配齐配足教育仪器装备,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全县义务教育学段学校生机比、师机比、生均图书、实验仪器等均达到或超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
同时,当地还开辟多种渠道,优化教师配置,强化队伍建设。严格按照省定师生比定编、定员,2014至2016年公开招考教师664名,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通过逐年补充教师,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小学平均生师比为18.1:1,初中平均生师比为15.5:1,均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
在保障特殊群体入学机会方面,会东全力加快构建特殊群体关爱体系,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阳光办学,认真帮扶,2020年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7.1%。
在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2020年全县学生宿舍面积4.1万平方米,食堂2.2万平方米,小学寄宿制比例达到7.2%,初中寄宿制比例达到71.5%,义务教育所有中小学生均享受营养餐,初中学生全部实现食堂供餐模式。
近年来,会东县以多渠道补充教师力量、多方面改善教师待遇、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多举措强化教师交流等,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配备。
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会东县还主动对接“互联网+教育”,2021年县级财政投入资金7800余万元,搭建教育城域网、学校局域网,建设资源和管理平台,强化互联、共享、远程服务。同时补齐完全小学以上学校班班通设备,更换2018年以前配置的班班通设备685套。实现完全小学以上学校校园监控全覆盖并高速接入县监控中心。建设精品录播教室6间,常态化互动录播170间,助力推进“三个课堂”实施。
坚持育人为本,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创新办学理念,实行精细管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挖掘各校办学特色亮点……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百花齐放,各显特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呈现健康向上的新态势。
会东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王世伟信心满满地说道,“我们将继续以建设教育强县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