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简阳市:用村集体经济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2022年12月01日 19:4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日电(吴平华 宋林 汪洋)为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作为简阳粮油生产大镇的镇金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实际,找准主攻方向和发力点,通过系统谋划,科学编制,优化重组资源配置,做优做强做大村集体经济,努力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近日,刚走进简阳市镇金镇小湾村,一阵阵轰隆隆的机械声就先传到了耳朵里。放眼望去,5台农业拖拉机正在地里不停的忙碌着,有的耕地,有的撒肥,有的播种,还有的覆盖,它们各司其职,完美配合,忙得不亦乐乎。20分钟左右,5亩地的小麦就完成了播种全流程。

正在机械化作业。简阳融媒 供图
正在机械化作业。简阳融媒 供图

  “就之前传统农业来说,一家人就是三四亩地,两个人翻土需要10天左右,然后播种还要三四天,整个过程合起来就需要大概半个月的时间,现在机械作业最多需要20分钟就能够完成。”简阳市镇金镇小湾村农机操作手钟长生介绍。

  简阳市镇金镇小湾村能够彻底告别传统肩挑背扛的种植模式,这一切都要从2017年7月说起。那时的小湾村还是省定贫困村,为了让小湾村的百姓尽快摆脱贫困,增收致富,简阳市镇金镇村两级广开言路,不断摸索,因地制宜,从困局中打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局,成立了简阳市小湾村兴农文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此小农机转动着致富的大方向盘。

  钟长生就是小湾村的一名贫困户,同时也是农机合作社的一名农机手。17年合作社成立之初,他就积极加入其中,努力学习农机操作技术,通过农机培训领了农机驾照,从此开始了他与农机的不解之缘。至今仍在这个合作社里面担任机手和机修这两方面工作。在农机合作社,像钟长生这样的农机操作手有5名,只要机器一转动他们就有可观的收入。经过几年的摸索,他们的作业范围也从镇金周边乡镇延伸到了东部新区、仁寿县等地。

 正在机械化作业。简阳融媒 供图
正在机械化作业。简阳融媒 供图

  5年来,简阳市镇金镇小湾村通过不断招兵买马,以“带机入股”、引进优质企业、村民土地入股等形式,内拓外延,抱团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机合作社的股东由最初的75户,发展到了现在的635户,注册资本由原43.25万元,增加至600万元,机具由原来的2台,增加到大小机具60台套,村集体经济收益增加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今年镇金镇小湾村全村4200亩土地,光是小麦就是3400亩,现在全程机械化种小麦,总体说来今年农机合作社能够盈利100万以上,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使老百姓实现共同富裕。”镇金镇小湾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贾先文介绍。

  简阳市镇金镇小湾村的成功实践,只是简阳市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中的一个微单元。近年来,简阳市各镇(街道)系统谋划,精准发力,抢抓区域优势,高质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简阳市雷家片区烘干中心建设,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社会资本+重大项目”“群众+集体经济联合社+公司”“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等发展模式,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实现播种、收获、烘干、仓储,销售一条龙服务,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为打造高质量天府粮仓贡献力量。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简阳市正以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抓手,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持续促进农村多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